第一九六五章 新人事,新氣象(2 / 3)

“那就照此處理吧!”

朱厚照顯得很不耐煩,“這些人不思皇恩,早就該殺,不過朕聽從沈尚書意見,一切以朝廷安穩為重,暫時讓這些人卸職回鄉,從此再不敘用便是。哦對了,六部空缺,可有安排妥當?”

謝遷道:“一切聽憑陛下吩咐。”

朱厚照本已把閹黨名錄丟在一邊,忽然想到什麼,又拿了起來,略微看了一下,道:“張彩……乃閹黨中人,朕早就知曉,此人一年內連升數級,劉瑾一個勁兒在朕跟前誇讚其能力,朕早就覺得有問題。”

“張彩擔任吏部尚書期間,幫劉瑾斂了多少財貨,務必要查清楚。旁人可不予追究,此人必須一查到底……立即將其下獄,查一下他到底做了多少壞事!”

“陛下!”

謝遷馬上提出異議,在他看來,要法外開恩就一視同仁,不能把張彩單獨拉出來問罪。

朱厚照一抬手:“謝閣老不必說了,朕自有決斷……至於吏部尚書的空缺,就由沈尚書擔任吧,以朕看來,朝中沒有誰比沈尚書更適合這位子!”

朱厚照不想跟人爭執,幹脆直接指定由沈溪出任吏部尚書。

從道理上來講,沈溪的確適合,畢竟弘治朝部堂級老人已基本離開朝廷,沈溪作為兵部尚書,查辦劉瑾謀逆案中立下大功,照理說論功行賞,也該讓沈溪接替,弘治朝馬文升和本朝的劉宇都是以兵部尚書晉吏部尚書位,照章施行便可。

謝遷急了,連忙出言阻止:“陛下,萬萬不可。”

不管怎樣,謝遷都不能讓沈溪擔任吏部尚書,問題的關鍵在於吏部尚書是部堂之首,通常情況下跟首輔平起平坐,首輔的權力需要通過吏部尚書之手才能施展,甚至在人事任免上吏部尚書更有話語權,這讓謝遷覺得不可接受。

畢竟沈溪是“後輩”,年紀輕輕便位極人臣,這在謝遷看來太過兒戲。

朱厚照道:“那……謝閣老可有更好人選?”

謝遷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回答,因為這次厘定閹黨,吏部衙門可說是全軍覆沒。

從尚書張彩,到侍郎柴升、李瀚,全都被圈定在閹黨之列,因為吏部掌管天下官員的任免,劉瑾需要以吏部考核斂財,因此安排過去的全都是“自己人”,這些人不但名義上是閹黨,實際上也幫劉瑾做了不少貪贓枉法欺壓良善的齷蹉事,就算謝遷再通融,依然把吏部一鍋端了。

不過這樣一來就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吏部尚書空缺沒人頂,縱觀朝堂,連謝遷都覺得沈溪來擔任這個職位再合適不過。

但無論如何,謝遷都不甘心,當下強詞奪理:“陛下,沈尚書年輕氣盛,掌管兵部尚且不足,若是執領吏部管天下官員之考核任免,怕是不能服眾吧?”

朱厚照看了沈溪一眼,搖頭道:“謝閣老,朕本以為你會支持朕的決定,旁人不知沈尚書能力,難道你還不知?沈尚書撥亂反正,穩定朝綱,貢獻巨大,甚至先皇時就對沈尚書稱讚有加……”

朱厚照把沈溪著著實實誇讚一通,每句話說得都很中肯,但入謝遷之耳仍舊覺得不是個滋味兒。

沈溪恭敬行禮:“陛下,微臣能力確有不足,需要再經受考驗。再者,陛下定下兩年平草原國策,微臣尚未能幫陛下達成,豈能輕言離開兵部?”

“哦……”

本來朱厚照已篤定的事情,在聽沈溪說出這番話後,略微思索便點頭應諾。

謝遷看了沈溪一眼,覺得沈溪輕易把吏部尚書之位讓出來,另有目的。

朱厚照道:“也是,朕讓沈尚書執領兵部,目的是平定草原,完成太祖太宗的宏圖霸業,如果半途而廢的話的確不太合適,如果能同時兼領兩部就再好不過了!”

本來謝遷以為朱厚照已經放棄,聽到這話又緊張起來。

如果讓沈溪同時執領兩部,等於說擁有的權勢更大,謝遷更不可接受。

“陛下……”

謝遷馬上又要進言。

朱厚照一擺手:“行了,這件事容朕仔細思索一番再做決定,禮部、兵部和工部三部尚書人選都已定下,吏部暫緩議定,剩下刑部和戶部,諸位卿家有何意見?”

這話表麵上看朱厚照是問在場所有官員,但其實對象不過是沈溪和謝遷而已,洪鍾自覺地退後一步,他也知道,自己不被卸職查辦就已經相當不錯了,如果再出來說話,純屬給自己找麻煩。

謝遷連忙道:“可由南京吏部侍郎孫交接替。”

“孫交?”

朱厚照思索一下,根本不記得這有這麼個人。

沈溪道:“陛下,之前寧夏巡撫楊一清,在平叛中立下大功,且他在西北時曾監理地方,對於打理財政頗有一手,為何不以他出任戶部尚書?”

朱厚照眼前一亮,猛地一拍龍案:“正合朕意!”

“砰——”

這聲巨響把謝遷嚇了一大跳,他身體一個激靈,想到沈溪沒按照他之前吩咐的那般緘口不語,依然在有意無意改變朝廷格局,當即側頭怒目相向。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