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劉瑾為避免沈溪回朝對他造成太大影響,安排了種種應對措施。
隨著時間推移,沈溪距離京城愈接近,劉瑾把能做的事情基本上都做完了。
這會兒劉瑾最怕的,還是沈溪回朝後跟朱厚照檢舉西北地方韃靼人犯境之事純屬虛報,劉瑾眼見朱厚照對沈溪回朝態度堅定,他隻能棋先一著,到皇帝跟前告知西北狄夷犯境已基本結束。
這天他到乾清宮,把事情大致說了一遍,朱厚照聽完後將信將疑,問道:“劉公公,朕沒記錯的話,之前西北局勢好像一直很緊張,地方告急的奏疏多達幾十份,怎麼短短幾天時間,韃子就撤兵了呢?”
劉瑾道:“回陛下的話,不是幾日,而是月餘……”
朱厚照冷聲道:“不需要你來糾正朕字眼,現在朕問你問題,這場戰事不會從一開始就是你杜撰的吧?”
“老奴哪裏敢胡說八道?”
劉瑾趕緊為自己辯解,“陛下,這件事您可以去查,絕對不是老奴編造,司禮監那邊邊疆告急的奏疏裝了一大箱子,全都有案可考……或許韃靼人隻是趁著我大明內亂,想看看是否有機可趁,但見我大明戒備森嚴,才會在短時間內撤兵!”
朱厚照微微頷:“算了,既然韃子撤兵,朕不跟你一般計較,這件事具體情況回頭朕自然會調查清楚,或許是因為沈尚書坐鎮寧夏鎮,將韃子給嚇跑了吧!”
盡管劉瑾不想承認沈溪的能力,但這會兒朱厚照對他產生懷疑,隻能順著皇帝的話說下去:
“是啊,有沈尚書在,韃子不敢輕舉妄動,之前老奴也覺得韃靼犯境有些不可思議,現在看來,或許是上次他們的使節團在京城沒有得到很好接待,怏怏不樂離去,所以想警告一下大明,以顯示他們的存在!”
朱厚照沒好氣地道:“就你的道理多,朕之前讓你傳召沈尚書回朝,進行的怎麼樣了?”
劉瑾道:“老奴一切都按照陛下的吩咐行事,已將詔書傳到西北,相信沈尚書會在短時間內回朝……老奴之前得到消息,沈尚書已在路上了!”
“嗯,這就好。”
朱厚照對此很滿意,點頭道,“你總算做了一件讓朕覺得稱心的事情,以後做事勤快一點,少打那些歪算盤,朕讓沈尚書回來執領兵部,也是為了讓韃子徹底臣服,平草原可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是,是,陛下高瞻遠矚,老奴望塵莫及!”劉瑾忙不迭奉承。
朱厚照一擺手:“沒別的事情,你先退下吧,朕要去休息了。哦對了,朕最近手頭有些緊,記得多送一些銀子到宮裏來……”
劉瑾心想,你這昏君得多能花錢啊?前不久才送了十幾萬兩銀子入宮,怎麼才不過三四個月,銀子就花幹淨了?
他卻不知,此時朱厚照在宮市玩得熱火朝天,賞賜給得頻繁,以至於手頭銀子又開始緊張了,隻能伸手跟劉瑾要。
不管怎麼說,劉瑾從皇宮裏出來後,總算鬆了口大氣。
“虛報西北狄夷犯境之事,已暫告一段落,就算沈之厚回朝檢舉,咱家也可說是地方上奏報,且你沈之厚人在寧夏,怎知曉其餘各地是否有韃靼人犯境?看你沈之厚能對此做什麼文章!”
劉瑾喃喃自語間,很是著惱,不但是因為沈溪即將回朝,更因為現在朱厚照跟他的關係逐漸疏遠,對他的懷疑日益加深。
就在劉瑾準備打道回府時,焦芳跟謝遷迎麵而來,二人正小聲交談,看他們說話親密無間的模樣,劉瑾心裏便來氣,嘴上嘀咕:“沒讓姓焦的參與商議事情,看來做對了!”
“這不是劉公公麼?”
焦芳見到劉瑾,非常客氣的,連忙上前行禮。
謝遷則完全當劉瑾是空氣,莫說行禮,連招呼都不打。
劉瑾冷笑不已:“咱家有要緊事辦理,就不跟二位大人閑話了,要是有公務,隻管去司禮監留下奏疏!”
說完,劉瑾拂袖揚長而去,讓熱臉碰到冷屁股的焦芳非常尷尬。
謝遷早就適應劉瑾的傲慢無禮,板著臉道:“沈之厚就快回來了,看此獠能囂張跋扈到幾時!”
374/23315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