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3 / 3)

魏彬在張永跟前顯得很拘謹,笑著打招呼:“張公公久違了,鄙人有一些公事要跟沈大人談,酒桌上說始終不那麼方便,這才到沈大人營帳說事。”

張永心道:“沈之厚不會神通廣大到把魏彬都收買了吧?”

沈溪似乎有些醉意,道:“張公公來得正好,我等正要商議軍功和安民之事,楊中丞未親自前來,就由魏公公代勞。”

張永這才知道兩人說的並非倒劉瑾之事,不由鬆了口氣,心想:“這魏彬是劉瑾的人,就算他說肯倒戈,也不可信,不收攏此人最好……再者,到陛下跟前奏事,也不需要魏彬做什麼!”

魏彬低眉順眼道:“一切聽憑沈大人做主,畢竟沈大人才是陛下委派前來寧夏平亂的正差。”

沈溪笑著揮了揮手:“沒什麼正差副使,都是為朝廷效命,且楊中丞比本官更早進寧夏城,此乃人所共知之事,本官會如實跟陛下呈奏……再者,本官建議朝廷重新任命三邊總製,以楊中丞之功,擔任此職最合適!”

曆史上平息安化王之亂後,朱厚照順勢安排楊一清留在西北擔任三邊總製,維係了西北長時間的安定繁榮局麵。

而沈溪提議,其實是順應潮流。

魏彬陪笑:“沈大人的決定自然是好的……不過,沈大人如今還在宣大總製任上,由沈大人您總製三邊是否更為恰當?畢竟您在此任上有著豐富經驗,若您統禦三邊,恐怕安化逆王也不敢造次作亂!”

沈溪道:“一切均按照軍功大小厘定,這裏有本官草擬的軍功名冊,魏公公不妨一並看過!”

說完,沈溪把已準備好的軍功奏請名單交給魏彬過目。

魏彬粗略看了下,才知沈溪雖然剛進城,但早有準備,過了半晌有些為難:“這突然間也無法全都看完啊。”

“那魏公公就拿回巡撫衙門慢慢看,這隻是本官向朝廷奏請的內容,至於楊中丞那邊怎麼奏請,本官無從幹涉。”沈溪笑道。

魏彬道:“自然一切都要以沈大人奏請為準,誰不知道陛下對您信任有加?否則也不會指定沈大人做正使……既如此,那鄙人就先把這奏疏謄本帶回去,順帶跟楊大人商議一番,最好做到兩邊的奏本協調一致!”

“請!”

沈溪雖然話語非常客氣,表露出的卻是下逐客令之意。

魏彬在沈溪和張永的相送下出了中軍大帳,沈溪沒再往外送,等人走遠,張永才道:“沈大人這是要做何?”

沈溪斜著看了張永一眼:“明擺著的事情,跟魏公公把軍功之事確定下來……不知張公公去見楊巡撫,結果如何?”

“裏麵說話吧!”

張永不敢在外多言,跟沈溪一起進到中軍大帳後,才把楊一清交給他的東西拿了出來,放到沈溪手上。

張永道:“未料楊大人居然對誅除劉瑾之事非常上心,沒等咱家主動提出,他便把這些東西拿了出來……若是把這部分證據交呈陛下,怕是劉瑾不死也得脫層皮!”

沈溪一一查閱,不過是安化王和一些案犯的供述,還有便是安化王暗中給朝中官員寫去“勸降”的書函,裏麵幾乎把劉瑾說得十惡不赦,但沈溪認為這些證據尚不足以讓劉瑾伏誅,搖頭道:“隻是罪人一家之言,若不涉及劉瑾謀逆,怕是陛下不會輕易將其誅殺。”

“還要如何?”

張永覺得沈溪是故意為難他,著惱地問道。

沈溪笑道:“張公公不虛此行,這件事暫且放下,等陛下調令……看看誰能回朝跟陛下奏明此事!”

張永將走之際,忍不住好奇問道:“沈大人,有件事咱家一直不解,為何你能確定魏彬會赴宴,而楊大人卻不會去呢?”

沈溪道:“猜的。”

張永苦笑不已:“哪裏有一猜一個準的道理?”

沈溪笑了笑,道:“魏公公乃劉瑾眼線,曹總兵多次向劉瑾送禮,也算是名義上的閹黨成員……若本官跟曹雄飲宴,魏彬能不去盯著?”

“至於楊巡撫那邊,他知道本官邀約同往總兵府,估摸已猜到本官用意,所以他不會赴宴,安心留在家裏等候張公公前往……”

(本章完)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374/2306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