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冕雖然十分精明,但人情世故上還是差了點。他看不起楊武這樣讀死書的文官,他認為通過科舉出仕的儒生,腦子都被四書五經給鏽蝕了,為人迂腐不通俗務,根本比不上他這樣活學活用的大才。
這也是自己什麼不足,就覺得什麼無所謂,張文冕雖然得到劉瑾器重,但始終隻是個秀才,跟官場中隨便拎出個芝麻小官就是舉人有巨大落差,隻能用狂傲來掩飾自己底氣不足。
“……楊大人,這次找你來,是要跟你說件正事,希望你能配合。”張文冕上來就擺出劉瑾代言人的高姿態,拿腔拿調。
楊武不得不低聲下氣問道:“不知為何事?”
張文冕臉上露出凶狠之色,道:“殺沈之厚!”
“啊!”
這話說得太過直白,把楊武嚇了一大跳,心想,你們沒來我就知道你們的目的了,但你們來宣府已經有兩三個月,也不見你們有什麼動靜,我還以為這件事已不了了之,為何現在舊事重提?
楊武臉色有些難看,不敢正麵打量張文冕,囁嚅地道:“這……刺殺朝廷命官,可不是小事……最好是想辦法羅列罪狀,讓朝廷下旨誅殺才是正理!”
張文冕冷笑不已:“沈之厚乃加少傅銜的帝師,朝中地位卓然,陛下寵信有加,即便他曾在朝堂做出大逆不道之事,陛下也沒太怪罪,隻是讓他到宣府總督軍務兼理糧餉……你覺得要以何種罪,才能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楊武無言以對,在他看來,管他沈溪死不死,最好事情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
你們想刺殺,盡管去,最多我被貶官……希望劉瑾能念著我的好,把我明降暗升,調到京城任差。
楊武問道:“不知在下……能提供如何幫助?”
楊武是盯著江櫟唯說出這番話的,他認為江櫟唯作為錦衣衛鎮撫,應該是為執行行刺任務而來,至於張文冕隻負責動嘴皮斂財。
其實江櫟唯並沒多少話語權,在張文冕麵前,他隻是個空架子,所有事情都需要張文冕拍板決定。
張文冕道:“很簡單,設宴款待姓沈的……巡撫衙門就不必了,出了事楊大人不好向朝廷交代,外麵酒樓便可。等沈之厚酒足飯飽,回去的路上,出點什麼事情,那可就怪不了別人了。反正朝野皆知最近宣府民亂,或許是因姓沈的領兵平叛,有人心懷不滿報複他呢?”
楊武笑道:“此計甚好……就是沈尚書每次出行,身邊都帶有不少隨從,恐怕不易下手吧?”
“推三阻四,你分明是不想施加援手!”江櫟唯出言喝斥。
聽到這話,楊武心裏越不爽。
我被劉瑾的門人教訓也就罷了,誰叫他是劉瑾的謀士,專門負責為劉瑾出主意,得罪他稍微進幾句讒言我可能就官位不保。可你江某熱算什麼東西?不過是個五品將官,放到先帝時見到我這樣的正三品文官,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現在倒好,狐假虎威在我麵前擺譜!
楊武麵色不善:“該幫的自然會幫,隻是得在事前把困難想好,如何把沈尚書身邊隨從調開!”
張文冕自信滿滿:“一切我都會安排好,你隻管設宴,引蛇出洞……平時他總躲在總督府,實在難以下手,到了宣府鎮後此人就跟縮頭烏龜一樣,甚至連以前大刀闊斧實施改革的魄力都沒了……這說明他怕了!”
“是,是!”
楊武應了兩聲,心裏不是在想如何幫張文冕完成任務,而是琢磨如何獨善其身,嘴上接著問道:“沒其他事情了吧?”
張文冕笑了笑,道:“還有就是……涉及我兄弟回朝。在宣府停留日久,公公交代的差事,除了殺沈之厚沒有完成外,別的事情均已完成,楊大人勞苦功高,回去後我自然會在公公麵前代為美言,讓公公褒獎於你!”
聽到這話,楊武心裏終於舒服了些,笑道:“哪裏哪裏,都是為公公做事,豈敢居功?”
張文冕點頭,道:“至於離開之事,需要楊大人好好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