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
雲柳感覺沈溪另有圖謀。
“對!”
沈溪點了點頭,道:“有些事,不能說得太明白,陛下的信任是劉瑾憑仗所在,一旦失去,就會萬劫不複……這麼說吧,但凡地方上有一處打出‘清君側、誅劉瑾’的旗號反叛,劉瑾的人設就要轟塌,失去聖寵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啊?”
聽沈溪這麼一說,雲柳立即明白其中訣竅。
沈溪又道:“地方上的矛盾,不在劉瑾可控範圍內,他越是利欲熏心,地方上矛盾就越大,若是一般人也就忍了,但若是那些世襲的王族和勳貴呢?未必能忍下這口氣……這就好比一個火藥桶,隨時可能被點燃,而我不過是給火藥桶增加幾個引線罷了!”
雲柳低下頭,道:“大人果然早有準備,並非草率行事。”
沈溪先是點頭後又搖頭:“若我是第一次去宣府,必然跟無頭蒼蠅一樣,找不到方向。但此番已是我第四次往西北,九邊軍政體係是什麼模樣,我比劉瑾更清楚,那些個地方官員和軍將就好像一個個門閥,各自都有利益所在,至於朝廷委派的總督和監軍不過是空頭元帥,戰時可以勁往一處使,但在和平時期……隻能嗬嗬了!”
“嗯。”
雲柳發現根本無法接茬,隻能點點頭當作應和。
沈溪若有所思:“我在京城,身為文官,做什麼事都要以儒家規範作行為準則,但到宣府,我搖身一變成了軍隊統帥,做的事情必須得以軍隊為先。我在朝中能駕馭的,遠不如我在軍中可以動用的力量。”
雲柳兩眼放光:“大人在軍中,的確擁有無可比擬的聲望。”
說話間,雲柳望著沈溪,崇敬之情溢於言表。
沈溪笑了笑,擺手道:“很多事情流於表麵,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實可信的……那些人說敬重我,不過是因為我能帶領他們獲得利益,可一旦我要奪走他們的利益,誰會跟我一道?”
雲柳秀眉微蹙,認真思索沈溪提出的這個問題。
沈溪憐愛地望著雲柳,道:“看到如今的你,我很欣慰,就好像最初給我的印象,知書達禮,身上帶著一股熱忱,對任何事都有自己的見地,而不是一味迎合……至今我還記得你領兵馳援土木堡時的風采!”
被沈溪一說,雲柳羞赧地低下頭。
沈溪搖了搖頭:“其實我精心籌劃這一切,不過是想圖個安逸罷了……自打登上兵部尚書之位,沈家已不再是閩西寒門,哪怕我現在就致仕,回鄉也可保一世富貴,小時候的夢想已實現。”
“要是我繼續向前衝,想位極人臣,或許就要迎來無數風波險阻,稍有不慎就會傾覆,墜入十八層地獄。如此看來,其實留在朝中不如引退,經商賺錢,過幾天舒心日子,身邊有三五紅顏知己,一輩子逍遙快活……人生至此,應該沒什麼遺憾了吧?”
“可是……大人生來就是要做大事的!”雲柳緊緊地抓住沈溪的胳膊,一臉堅定地說道。
“大事?”
沈溪笑了笑,最後再次無奈搖頭,“我能做的大事,也就是順應潮流,適當加以引導和改變。可我擔心,一旦有一日這潮流不可逆,我是否就要束手就擒?”
雲柳聽不懂沈溪話語裏的機鋒,隻是摟緊沈溪,想用自己溫暖的胸膛融化沈溪那顆似乎已經結冰的心。
沈溪呼吸急促起來,很快輕笑一聲,抱著雲柳走回榻前。
……
……
沈溪被外放,最得意的要數劉瑾。
三月初五這天,劉瑾將孫聰、張文冕和張彩叫來商議事情,重中之重便是朝中人事安排。
“……姓沈的小子發配宣府,可算讓咱家解了心頭之恨,看朝中誰人還敢與咱家作對!”
劉瑾非常得意,簡直要將尾巴翹上天,而他最感激的便是在這件事上出謀劃策的一幹心腹,其中尤以張彩最出彩。
“尚質,你為咱家出謀獻策,此番能讓沈之厚問罪發配,你當居首功……你希望咱家如何賞賜你?”劉瑾笑看張彩問道。
張彩拱手行禮:“公公賞識,乃在下榮幸,某有今日之地位,多得公公提拔,焉能不效死命?至於賞賜,還是算了吧,在下不到一年便到今日高位,已承公公恩情,豈敢再多想?”
“嗯。”
劉瑾欣慰點頭,“很好,居功不自傲,不愧是咱家看重的俊傑。咱家此番不但讓沈之厚被發配往宣府,順帶把刑部尚書王某人和閣臣梁儲一並拉下馬來,接下來準備讓你入閣……意下如何啊?”
張彩瞠目結舌:“在下非翰苑之官,如何能入閣輔政?”
劉瑾笑道:“這有什麼難的?左右不過入閣罷了,還不是咱家一句話的事情?隻要你想入,隨時都可以。”
張彩左右為難,心說:“入閣後根本掌握不到實權,還要為謝於喬等人挾製,如何比得上如今在吏部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