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〇章 背對(2 / 3)

作為陝西同鄉,張彩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精心打扮一番前去見劉瑾。當劉瑾看到“高冠鮮衣,貌白皙修偉,須眉蔚然,詞辯泉湧”的張彩後,歡喜得不得了,握著張彩的手說“子神人也,我何以得遇子”。

短短數月,劉瑾連續提拔主動賣身投靠的張彩,先是通過劉宇任命張彩為吏部文選司郎中,然後又想辦法將張彩調入都察院任右僉都禦史,順利完成官階上的提升。在都察院不到一個月,張彩又被調回吏部,擔任吏部左侍郎,實現從正六品到正三品的逆襲。可以說,如今劉瑾對張彩的信任比之劉宇更甚。

劉瑾道:“正如劉尚書所言,現在乃咱家替陛下主持朝議,朝堂上一切自然應該由咱家做主,而沈尚書所奏之事跟咱家有關,咱家決定暫把事情押後,先商議別的事情,應無不可……”

說到這裏,他環視一圈,問道:“你們有什麼要奏稟的,速速報上來!”

“劉公公,規矩可不是這樣的。”

沈溪抗議道,“陛下讓你主持朝議,但沒說讓你統轄朝臣,難道你想公然取代陛下不成?本官所奏之事你不處置,卻要別人上奏,敢問你已將自己淩駕於百官之上,甚至在法度和規矩上?”

劉瑾怒道:“沈尚書,你可別蹬鼻子上臉!”

沈溪針鋒相對:“誰蹬鼻子上臉了?本官現在要麵聖奏事,若你不轉達,本官不勉強,本官這就遞交辭呈,自今日起,本官掛冠離朝,從此不再過問朝事!”

說完,沈溪直接轉過身,麵向大殿門口,不再看劉瑾。

原本喧嘩聲四起的乾清宮大殿內,瞬間變得安靜異常。

誰都未料到,沈溪跟劉瑾之間積蓄已久的矛盾今日會來個大爆發,沈溪的請辭顯得異常堅決,而這跟之前一段時間他中庸低調的風格大相徑庭。

連謝遷都疑惑不已。

他之前埋怨沈溪對於閹黨一味地妥協和縱容,又認為沈溪對朱厚照的斑斑劣跡不管不問,實在非君子所為,但等沈溪真正在朝堂上發作,跟劉瑾直接撕破臉,準備來個魚死網破時,又覺得沈沈溪行事太過走極端,如此一來,連個轉圜的餘地的都沒了。

這下劉瑾被擺到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上,呆滯片刻,他咬牙切齒地喝問:“沈尚書,你是仗著陛下的寵信要挾咱家,是吧?”

沈溪背對劉瑾,道:“本官不過是照規矩辦事罷了,若你執意拒絕本官提請,那就是破壞朝綱……本官不過是正常納諫,何曾要挾過誰?”

“哼!”

劉瑾非常氣惱,但他沒有辦法,沈溪如此做讓他束手無策。

可惜此時他的智囊張文冕和孫聰不在身邊,張彩也沒有應邀入宮,否則大可問問這幾位的意見。

禦馬監掌印太監張苑一直在旁聽著,此時他不由道:“劉公公,還是去問問陛下的意思吧……這麼僵持下去可不是辦法。”

這種時候張苑自然跟沈溪站在一邊,他早就想把劉瑾拉下馬來,但奈何朝中人對劉瑾沒轍,而他的靠山張氏外戚也不幫他,現在是他的侄子出來跟劉瑾正麵對抗,他忽然感覺自己壓過劉瑾有了機會。

劉瑾氣呼呼地道:“沈之厚,你等著,咱家這就進去稟告陛下……此番絕對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聽他的話,似是不服軟,但在場文武大臣都聽出來了,在這一局對抗中,卻是以沈溪大獲全勝告終。

劉瑾承擔不起沈溪離朝的責任,所以當沈溪以此作為要挾時,無論劉瑾再怎麼蠻橫無禮,都隻能妥協。

這也是劉瑾掌握到朱厚照的喜好,不敢逾越一步所致。

沈溪在兵部的位置,幾乎是無人可替代,朱厚照尚武且定下兩年內平草原的國策,這一切都需要沈溪來完成。

劉瑾為人再怎麼自負,也不會認為自己手下有人能替代沈溪。

……

……

劉瑾消失在門簾後,乾清宮大殿裏重新喧嘩起來。

這個時候如釋重負、終於可以長長鬆口氣的人,乃是順天府和三法司的官員。

這些人非常清楚劉瑾今日慫恿皇帝舉行朝會想要說的事情是什麼,不管怎麼樣都脫離不了京城盜案,涉及對相關責任人的懲處,箭頭所指正是跟謝遷走得很近的刑部尚書王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