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〇七章 小團體(2 / 3)

王陵之不知覺間也開始恭維人了,可惜他的話沒太多技術含量。

“你還是琢磨自己該如何帶兵吧,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我都不可能親自上戰場!”沈溪搖頭道。

……

……

過了半個多時辰,荊越在馬九帶領下,抵達沈府書房。

近三年時間沒見,荊越氣質沉穩多了,渾身散發出一種精明強幹的氣息。

見到沈溪,荊越如同見到有栽培之恩的師長,直接下跪行禮:“末將荊越,拜見沈大人。”

沈溪走上前,將荊越攙扶起來,笑著說道:“老荊,何必行此大禮?你我本屬同僚,都為朝廷辦事,此番還是我點名讓你到京城,希望再能跟在東南剿匪時一樣,精誠合作!”

荊越站起後,臉上帶著一份榮光。

當初他不過是個世襲百戶,跟著沈溪一路升遷,到沈溪調離東南前,已提升為千戶。

沈溪走後,荊越失去晉升空間,畢竟地方太平,沒有軍將建功立業的機會。

如今沈溪當上兵部尚書,特地將老部下從廣東征調到京,荊越感覺自己即將迎來人生第二春,對沈溪恭維愈甚。

沈溪請荊越、王陵之和馬九坐下來,隨即自己也到書桌後就坐,向荊越說明當下的情況:

“老荊,本來調你到京城,是為了有個稱心的人在身邊隨時聽用,誰知你剛來京師,邊關就發生變亂,我已經跟陛下提請,征調城外地方換戍京師的兵馬去宣府,與韃靼一戰……”

荊越站起來,抱拳行禮,表態道:“能跟隨大人與外夷作戰,是末將的榮幸!”

沈溪抬手:“你錯了,這次我不會去宣府,領兵之人乃兵部主事胡璉,他的能力,我是認可的,隻是他初次領兵沒什麼經驗,而你,作為軍中僅次於王陵之和馬九的將領,到宣府後要好好表現……”

荊越看著王陵之和馬九。

馬九他認識,兩個人關係不錯,至於王陵之,荊越別說認識,連聽都沒聽說過。

沈溪笑道:“暫時不認識不打緊,淩之,這位就是我跟你提過的荊越荊千戶,我在東南三省沿海總督任上時跟我一起征討寇匪,那幾年你在三邊,沒機會熟絡,現在認識了,以後務必互相提攜!”

王陵之雖然不太通人情世故,但畢竟之前沈溪已對他做出交待,就算趕鴨子上架,也臨時學會一些東西,當下抱拳:“荊千戶是吧?我是王陵之,跟隨沈尚書打仗已有多年,以後多多照顧!”

荊越不知王陵之來曆,他聽王陵之說話帶有山陝一帶的口音,又夾雜一些客家話,顯得不倫不類,隻當這位是近期才跟著沈溪打仗出頭之人,沒把王陵之看得多重。

荊越心中有一杆秤,掂量到底誰更值得他投資,而此時他想籠絡之人,顯然是沈溪的絕對嫡係馬九。

一個家奴,什麼都不是,隻因跟著沈溪,從普通的隨從到獲得軍籍,之後在兵部候缺,現在居然一躍成為參將級別的將領,荊越心中對馬九無比羨慕。

沈溪看出荊越對王陵之不怎麼上心,笑了笑,解釋道:“淩之跟我是同鄉,自幼便認識,我走的是科舉之途,而他習武考武舉,可惜武進士未過,但在三邊履職這幾年,已曆練出來,更於弘治十六年土木堡和後來京師保衛戰中立下戰功,如今被我調回京城敘用,此番是以參將之身領兵!”

聽到沈溪的解釋,荊越才知自己小瞧了眼前這膀大腰圓的漢子,當即恭敬行禮:“末將荊越,見過王將軍!”

沈溪指了指馬九,道:“馬九就不用給你介紹了,東南剿匪時,你們在我麾下便多有默契,這次你們出征宣府,相信也能配合無間!”

荊越笑嗬嗬道:“末將跟老九關係自然不錯,他還是六丫義兄……哦對了,沈大人,不知六丫如今……”

六丫當初隻是作為贈婢,在沈溪出征時為他暖被窩用,但沈溪沒有對六丫做什麼。

後來六丫跟著沈溪到了京師,但可惜是女兒身,沒有軍旅發展的可能,留在沈家做了一段時間丫鬟,賺了些銀子,回廣州府給她父母家人蓋房子去了,之後沈溪再沒問過六丫的消息,隻當六丫已在廣州府嫁人。

馬九回道:“之前內子剛收到六丫自南方來信,說是中秋前回京,繼續在府上做事。內子請示夫人,得夫人準允。”

沈溪點頭:“回來也好,總歸你這個義兄多照應她。”

荊越有些遺憾:“原來六丫早回了廣州府,我居然全不知情,若是早知道的話,就帶上她一起北上,說起來……都是軍中的老弟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