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〇五章 無條件信任(3 / 3)

朱厚照問道:“那沈卿家認為,此番征調六萬兵馬便足夠,是嗎?是否需要再增加點兒數量?”

隻有朱厚照還嫌兵馬不夠,需要再增兵,因為他這個皇帝一向覺得大明地大物博,人多的是,征調個幾十乃至百萬大軍不成問題,出兵六萬純屬毛毛雨。

沈溪回道:“陛下,當時先皇配給人馬時,名義上是六萬,但其實隻征調五千兵馬……”

朱厚照臉色瞬間冷下來,道:“五千兵馬跟韃子主力作戰,還要戰而勝之?非得沈尚書您親自領兵不可!”

張延齡聽到這話,立即慫恿:“陛下說得是,既然沈尚書屢屢化腐朽為神奇,能以一敵十,為何不讓他親率五千兵馬往宣府?有他在,莫說兩三萬韃靼兵馬,就算是十萬、二十萬,要應付起來怕也不在話下吧?”

“對,對,沈尚書領兵,能以一敵十!”

“不對,是以一敵百吧……”

又是一群人跟著附和。

“瞎嚷嚷什麼?”

朱厚照惱火地喝斥:“每次的情況都一樣嗎?哼哼,以一敵十,甚至敵百,說得輕巧,你們一個個都帶過兵,為何不主動請纓?現在朝廷離得開沈尚書?朕製定的國策,需要沈尚書執行,兩年後,朕還要沈尚書輔佐,陪同朕一路北上踏平草原,朕不同意沈尚書親自領兵往宣府……”

或許是覺得自己把話說得太滿了,朱厚照話鋒一轉,“就算沈尚書披掛上陣,也必須跟朕一道前往!”

張延齡道:“陛下,若要維持京師安穩,還要保證宣府此戰獲勝,派出適當兵馬有其必要……但若不以沈尚書領兵,誰能勝任此差事?”

朱厚照惱火地詰問:“你去難道不行?”

這話直接把張延齡給嗆了回去,為避免自己到邊關吃苦,他隻能低下腦袋,老老實實坐了下去。

朱厚照道:“現在誰都不準打斷朕跟沈尚書間對話……沈尚書請說,你具體安排是何,到底要征調多少人馬,又以誰領兵!”

沈溪道:“回陛下,臣認為舉賢唯才,而不論軍中資曆高低。之前由兵部主導,從地方征調數萬兵馬換防京師,至今已有上萬人抵達,臣以為,不如以這些地方征調的兵馬為主,總共兩萬,出居庸關,往援宣府、張家口等處!”

朱厚照好奇地問道:“有這樣一路人馬嗎?”

張懋有些奇怪,起身稟告:“陛下,征調地方兵馬入京,不是經您首肯的嗎?”

朱厚照笑了笑,道:“原來朕曾同意沈尚書從地方征調幾萬人馬到京師來,這可真是未雨綢繆,怪不得沈尚書會以如此淡定的姿態說話,實在是早有準備,太好了!”

“沈尚書,就按照你說的,征調這路人馬往宣府……對了,你看由誰來領兵啊?”

沈溪看了旁邊一直低著頭好似在思考問題的胡璉,道:“不如就以陛下提拔的胡璉胡主事為主帥,以王陵之王將軍,還有以前跟隨微臣南征北討的家將馬九為副將,帶領這路人馬往援宣府,不知陛下是否讚同?”

聽到沈溪“舉賢不避親”,在場的人頓時有意見了。

王陵之再有本事,也隻是個遊擊將軍,名不見經傳,而馬九更鮮為人知。

至於沈溪舉薦的主帥胡璉,從未有過上戰場的經驗,隻是之前參與議事而被沈溪提出嘉獎,破格提拔,在場的人都在想,這三人都算得上是沈之厚的嫡係吧?

魏國公徐率先站起來反對:“沈尚書所舉薦之人,都乃平庸之輩,無實際領兵經驗,若成行恐凶多吉少!”

徐係開國元勳徐達後人,可說名門出身,位高權重,根本就看不起年紀輕輕便影響朝局走向的沈溪。

張懋看到群情洶湧,隻能跟著提出意見:“沈尚書所提人選,胡主事和王將軍倒也算是人傑,至於這位馬將軍……”

朱厚照伸手打斷張懋的話,道:“不必說了,朕覺得沈尚書提議甚好!”

當朱厚照開口讚同沈溪的舉薦後,在場官員全都傻眼了,麵麵相覷。

這樣都行?

沈之厚隨便提議幾個人當領兵主帥和將領,皇帝便無條件同意,是不是沈之厚要提舉他府中馬夫出來當官,皇帝也會給予高官厚祿?

皇帝到底中了何魔障,對沈之厚如此信從?

朱厚照看著胡璉,鼓勵道:“胡主事,你是朕一手提拔的,朕看好你,至於小王將軍的本事,更不在話下,他在三邊時就是猛將,輔佐你最合適不過。另外就是馬九馬將軍,朕在三年前京師保衛戰時,曾讓馬將軍陪同左右,他的能力,朕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正如沈尚書所言,你們搭檔往援宣府,定能旗開得勝!”

朱厚照這番話表麵上是對胡璉說的,同時也是向對在場所有人作解釋。

胡璉、王陵之和馬九都是朕的人,誰懷疑他們,就是懷疑朕!

***********

ps:今天是2018年第一天,天子在此祝福所有書友在新的一年裏,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