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〇章 理所當然(3 / 3)

屠勳麵帶欣慰之色:“事情若順利,倒是美事一樁,還是於喬你眼光好,為大明舉薦了一位棟梁之材。”

謝遷搖頭道:“之厚回朝,可非出自我舉薦,甚至當初我還想讓他留在三邊,可以抽身事外,不至於跟朝中閹黨扯上關係。”

說及此,謝遷多了幾分感慨,“未曾想,他回到京師後,能跟戰場對敵一般遊刃有餘,連劉賊都著了他的道,暫且被發配邊關,若再給他幾年時間,怕是這滿朝文武,沒人能跟他抗衡,這才是我擔心之處!”

屠勳問道:“於喬是怕他做出大明江山社稷不利之事?”

二人對視一眼,謝遷重重地點了點頭。

有些話,不宜直說,但以謝遷諱莫如深的態度,屠勳便知道,謝遷是怕沈溪收不住心,畢竟沈溪小小年歲便身居高位,深得皇帝信任,將來有很大可能會成為一代權臣。

屠勳道:“於喬未免太過杞人憂天……之厚雖年輕,但做事沉穩不浮躁,就算身居高位也未曾見他張揚,且有你於喬指點,怕他作何?”

謝遷輕哼一聲:“老夫能盯著他一輩子麼?當他盛年時,你我這把老骨頭怕是要入黃土了。”

“就說這次的事情吧,除了他之外,誰能解此困局?陛下長久不回宮,太後和皇後都被擱置一邊,這豈是仁君所為?朝事全丟給閹黨處置,若非讓沈之厚逮著機會,將劉瑾趕出京師,怕是我等連麵聖的門路都沒有……”

說到朱厚照的事情,謝遷的火氣很快便躥起來了。

屠勳一擺手:“於喬說這些作何?不如說說規勸陛下早日複朝之事,今天光是刑部內就有不少同僚前來參見,說是想奏請陛下複朝,最好明日便可午朝麵聖,甚至有人羅列出閹黨一係列罪狀,準備趁機上疏陛下。”

“不可不可!”

謝遷趕緊勸阻,“劉賊隻是暫且去宣府,而且估計離京不過五六十裏地,現在便要彈劾,為時太早,還是等劉賊在宣府出了什麼差錯,再彈劾也不遲!”

屠勳道:“要羅列罪名,還不容易嗎?劉瑾在朝崛起不過一兩載,做的壞事可不少,死在他手上的忠臣起碼超過十人,難道於喬你要坐視不理?”

謝遷惱火地道:“之前我也這麼覺得,有機會鏟除劉賊定要不遺餘力,窮追猛打,但我跟沈之厚談過話後,卻有了不同的想法……”

“之厚說得對,劉賊得勢並非朝夕之功,其深得陛下信任,便是做再多錯事,陛下也不會輕易殺他,除非能找到他謀逆犯上的罪證,但顯然這是無稽之談,他的一切權力都來自於陛下,怎會造反?難道要憑空捏造罪證不成?”

“還有,你說的那些忠臣,難道真的是死在劉賊手上?其實是死在陛下的縱容上!劉賊無論做什麼事,都打著陛下的名義,難道還要追究陛下的罪責不成?”

在針對劉瑾的問題上,因為謝遷跟沈溪交談過多次,所以他的認識要比屠勳更加全麵一些。

屠勳聽了謝遷的分析,不由微微頷首,許多事情確實無法否認。說是劉瑾作惡,但劉瑾卻打著皇帝的旗號,那彈劾劉瑾這些罪,皇帝便會以為官員是存心找茬,非但不能如願扳倒劉瑾,出言彈劾的人可能還會落罪。

屠勳問道:“那於喬你可有跟身邊人商議過,幾時對劉瑾下手?眼前這機會,可是千載難逢啊……”

謝遷想了想,再次搖頭道:“不急,不急,走一步看一步吧,若劉賊到了該死的時候,絕對不會讓他多活一天,但若沒到絕路,你我也不能把自己的路走絕吧?你莫跟下麵之人一起做蠢事!”

聽謝遷形容彈劾劉瑾是愚蠢的做法,屠勳不由麵露苦澀的笑容,再想說什麼,已經說不出口了。因為他發現謝遷已完全被沈溪荼毒,二人思想愈發接近,很多以前不為謝遷所容的看法,現在也被其看作理所當然。

天才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