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九章 為功勞發愁(2 / 3)

朱厚照心想:“當初父皇在京城九門外築京觀,威懾天下,朕好生羨慕……這次朕準備依樣畫葫蘆來上一個,雖然人頭數目遠不如父皇時多,但至少也有千把人,幹脆將俘虜殺掉,腦袋一並堆砌上去……如此一來,別人便都知道朕是個聖明君主,不比父皇當得差!”

想到這裏,朱厚照先是一陣飄飄然,然後有些懊惱。

“父皇那會兒,築京觀有數萬韃靼人頭顱,而朕現在隻有一千餘顆韃靼人的腦袋,是否太過寒酸了些?不過那會兒都是沈先生打出來的功績,也是趕巧了,韃靼人傾巢而出,這才讓沈先生抓住機會,現在韃靼國力大不如前,想讓他們傾巢而出,怕是沒那麼容易!”

“不過好在韃靼人還在蹦,沈先生更是朕肱骨之臣,隻要再等個兩年,朕便可以跟沈先生親征,那時我師徒二人聯手,在草原上縱橫馳騁,莫說築京觀了,就算封狼居胥都不在話下。”

“這次功勞就當是開胃菜,後麵才是大餐!”

劉瑾將詔書派人送回司禮監頒行,回來時正好看到朱厚照在那兒嘀嘀咕咕,頓時心裏七上八下。

劉瑾有種大事不妙的感覺:“陛下越重視此事,越不好善後,沈之厚可真是歹毒,或許他早猜到陛下心思,居然把這麼大的功勞讓給咱家,咱家本以為占了先,得了個便宜,別到頭吃虧都不知!”

“現在咱家得趕緊查清楚這件事,若真存在虛報功勞的情況,必須第一時間找人將此事給抹平,怎麼也要湊夠一千腦袋回來,若是不夠,就砍了這些個欺瞞咱家的人的腦袋來湊數!”

……

……

劉瑾居然會為功勞的事情發愁,若是傳揚出去,必然會讓滿朝上下跌破眼鏡。

劉瑾主動去搶功勞,最後卻成為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被引爆,而引爆的結果,就是功勞變罪過。

現在朱厚照將這件事大肆張揚,若最後的結果卻是以丟臉收場的話,劉瑾罪責不小,流放出宮都是最輕的處罰。

讓皇帝顏麵無光,砍掉腦袋是罪有應得。

沈溪這邊心態卻輕鬆許多。

此時沈溪正在軍事學堂備課,王守仁之所以跟著過來,是沈溪想讓王守仁拿著他編寫的教案為學生上課。

沈溪這個兵部尚書很忙,沒時間給學生上課,幹脆便抓王守仁這個屬下來頂缸……無論文韜還是武略,王守仁都不差,這個年輕人具備大將之風,隻是沒得到施展才華的機會,所以還在朝中慢慢熬資曆。

沈溪打算讓王守仁先在軍事課堂這邊紙上談兵,把先進的思想傳達給基層軍官。

沈溪自己,則以副校長的身份,統籌軍事學堂事務,然後編寫教案,指導課程。

那些先進的作戰理論,諸如新武器的運用,還有步兵戰術戰法上的改進,必須由他來完成。

對熱兵器的了解,沈溪自問比王守仁強太多,王守仁可不知道武器的進步對步兵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西方軍隊各種步兵方陣層出不窮的時期,沈溪雖然隻是了解個皮毛,但不妨礙他在此基礎上研究改良並獲得成功。

這也是沈溪開辦軍事學堂的一個目的,把自己先進的理念在大明推行開來,開花結果。

……

……

朝廷公布宣府大捷的消息後,京城隨之解除戒嚴。

百姓湧到各衙門和九門布告欄處,看到朝廷公布大捷的內容,隨即這消息還將以公文方式傳遞大明各地,各行省民眾都會知道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朱厚照對於封賞從來都不會吝嗇,誰取得大功,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都會加官進爵。

但按照傳統,還是以武將封爵的可能性最大。故此,李頻很有可能是這次宣府大捷的直接受益人,但也有可能成為大明罪人。

朝廷將宣府大捷的消息公告天下後,謝遷帶著不安的心情到了軍事學堂。

謝遷昨日去豹房麵聖沒有成功,越發感到自己在朝中做事力不從心,沈溪見到他的時候,明顯覺得眼前的謝老兒滄桑許多。

謝遷道:“之厚,不管你是否應該主動爭取功勞,最大的功勞都屬於前線將士,你錯就錯在任用閹黨的人完成這次勝仗,若劉瑾將二人調到朝中,對你影響非常大,或許會成為製約你兵部差事的最大障礙。”

“老夫年老體衰,已無法影響陛下,告老之期已為時不遠,希望你能撐起朝廷,不至於讓朝政旁落閹黨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