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2 / 3)

不過這隻是一個儀式,到底是什麼,在場大臣心裏都有數。

金冊宣讀完畢,禮部尚書周經將金冊、金寶和使節的節信交給迎親的正使高鳳,而自己則退到一邊。

王公大臣此時下跪行禮。

朱厚照根本不在意這些禮數,他在下麵的人群中找尋沈溪的身影,想問問宣府那邊怎麼樣了,但因這天情況特殊,大臣們一個個都身著大紅朝服出席,就好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再加上他精神不濟視力下降,看了半天也沒找到沈溪身在何處。

劉瑾見朱厚照的目光在下麵大臣身上轉悠,不知小皇帝此時在想什麼,趕緊提醒:“陛下,您該回乾清宮等候皇後入宮了。”

“嗯。”

朱厚照點頭。

當他邁開步子往鑾駕而去,奏樂聲又起,這次從丹陛大樂換成中和韶樂。

奏樂聲中,朱厚照上了鑾駕,人剛剛坐下便忍不住連打幾個哈欠,眼角淚水橫溢,然後倦意一**襲來,很快閉上眼睛,鼻間響起一陣鼾聲,任由鑾駕晃晃悠悠往乾清宮方向而去。

……

……

朱厚照離開,但奉天殿這邊的禮數還沒完成。

迎親使節高鳳和戴義等到欽天監所定吉到來,這才恭敬地將金冊和金寶放到“龍亭”內……所謂“龍亭”,就是代表皇帝禦駕的一頂轎子,所有使節其實都是護送這頂轎子前去皇後家裏接人。

“龍亭”代表的就是君王。

儀仗隊和鼓樂隊早就等候多時,鴻臚寺的人也會一路跟隨陪同,再有旗手衛、錦衣衛和羽林衛等禦林軍會隨同保護。

高鳳和戴義從丹陛上走下來,迎親正使高鳳居於正中,身後跟著戴義、鴻臚寺卿、少卿等人。

一行從上麵下來,沿中間禦道而行,在場勳貴和大臣均對“龍亭”行禮。

使節出奉天門,過金水橋,前麵便是午門。

而此時迎接皇後的鳳輿和儀仗,已經等候在金水橋南岸的午門外。

使節隊伍會同迎接皇後的鳳輿,再讓人抬上送給國丈家的禮物,一行四五百人,浩浩蕩蕩往皇後家而去。

此時新皇後夏氏女,正在自己於京城臨時家宅後院的繡樓上,等候迎親使節到來。

國丈夏儒是南方人,到了京師,朝廷為他安排好了落腳之所……為方便迎親,夏儒的家就在東長安街,距離大明門不是很遠。

夏儒一家老小昨夜幾乎徹夜不眠,經過幾天準備,嫁女禮數已全部準備妥當,當天一早,夏儒一家除了身在繡樓的皇後,都彙聚到大門口等候迎親使節到來。

國丈府成為京城百姓競相圍觀之所,不過有順天府衙差和禦林軍士兵阻攔,百姓們根本沒辦法靠近府門二十丈內。

一直到巳時,迎親使節才在鼓樂吹打聲中到來。

夏儒帶家人跪迎“龍亭”和使節。

高鳳從馬上下來,走到夏國丈麵前,當眾宣讀金冊中的內容。

夏家人聽到被冊封皇後的的確是夏氏女,這才放下心來,以往臨時改變皇後人選的情況偶有發生,不到最後心中大石難以落地。

“夏國丈,請起!”

高鳳笑眯眯前去相扶。

夏儒在高鳳攙扶下站起來,麵帶笑容,趕緊讓人過來安排迎親使節。

鼓樂聲中,“龍亭”和鳳輿被抬入國丈府前院,先是鴻臚寺的轎夫抬,等到前院後,改由內監換抬。

鳳輿抬入國丈府後院繡樓前,按照欽天監之前選定“吉位”,將鑾駕放下,等到吉時到來,由高鳳和女官上去迎皇後下繡樓。

一直到吉時,準皇後夏氏在女官相扶之下走下繡樓。

夏氏一身鳳冠霞帔,到“龍亭”前,高鳳作為皇帝使節,宣讀金冊,將金冊和寶印交給夏氏。

夏氏捧著屬於自己身份象征的金冊和金寶,登上鳳輿,隨即升輿啟駕,從國丈府出來。

鳳輿從國丈府離開,國丈府內酒宴正式開始,皇宮當日不會為文武百官設宴,隻有國丈府這邊設有宴席。

……

……

皇帝成婚大典繼續進行。

不過對沈溪來說,這次婚禮跟他沒什麼關係。

他早晨到皇宮露了個臉,跟著群臣叩拜一下,隨即便回兵部辦自己的事情。

作為大臣沒資格入宮飲宴,反倒是沈溪的妻子和老娘,當天需要入宮,因為二人都是誥命夫人,而且還是二品誥命,這會兒入宮正是彰顯她們身份的時候。

沈溪回到兵部衙門,人剛在自己的辦公房坐下,謝遷急匆匆而來。

“有茶水沒?”

謝遷一進門便吆喝道。

沈溪一擺手,很快有仆役送上茶水。謝遷特地要了杯冷茶,沈溪見狀有些詫異,道:“閣老身子骨可以啊,都這年歲了,也不喝點兒熱茶水?”

謝遷橫了沈溪一眼,道:“老夫喝涼水、熱水跟你何幹?此來是問你出兵之事,居庸關那邊可有消息傳回?”

沈溪微微搖頭:“暫且沒什麼消息,一共才出兵六百,就算全軍覆沒,也與大局無礙……閣老不必如此緊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