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日晚上,朱暉一邊參照沈溪查賬的結果,籌算將哪些人推出來承擔罪責可以將事情的影響降到最低,一邊想如何給朝廷寫這份奏本。
請罪是必然的,監管不力的罪責似乎擔定了,而且可能會被王守仁順藤摸瓜查到自己身上,所以朱暉在推這些人出來擔罪的同時,還在琢磨如何才能堵上這些人的嘴。
或者是要挾這些人的家眷族人,或者殺人滅口,這都是他考慮需要動用的手段。
就在左右為難時,管家進來行禮:“老爺,府外有人求見,說是京城來的。”
朱暉怒道:“王伯安是吧?告訴他,不見!”
管家道:“老爺,那人說他是司禮監劉公公派來的,不是您說的兵部王大人。老爺,這是他的拜帖,您先看過再說。”
朱暉聽到是劉瑾派來的人,心中燃起一絲希望,看過拜帖,才知此人是錦衣衛鎮撫江櫟唯,臉上露出幾分笑容:“既然是劉公公派來的,且將人請進來,老夫倒要聽聽劉公公有何高見。”
江櫟唯上門求見朱暉,下了很大的決心。
他知道自己無法在效忠張氏外戚之餘除掉沈溪,所以退而求其次,投靠劉瑾,繼續完成陷害和誅殺沈溪的心願,在沒有得到劉瑾認同的情況下,他已開始以劉瑾門人自居。
江櫟唯被朱暉請到正堂。
見到江櫟唯,朱暉笑了笑,問道:“你是錦衣衛北鎮撫司千戶?”
江櫟唯道:“在下乃莆田江櫟唯,乃是南鎮撫司……隻是如今不當值,掛職而已。見過公爺。”
朱暉點了點頭,做出請的手勢,嘴裏問道:“莆田人?那不是福建下麵的一個府麼?你跟沈之厚是同鄉吧?”
聽到沈溪的名字,江櫟唯臉色有些不好看,道:“在下跟現三邊總製乃舊交,當初相識時,他不過為童生。<>”
朱暉聽到此話不由咳嗽兩聲,心裏對跟沈溪相識於微末的江櫟唯提起不小的戒心,道:“如此,也算是緣分了……你是哪一年的進士?”
江櫟唯道:“在下乃弘治六年武進士。”
“武進士?”
朱暉心底一陣鄙夷,臉上卻不動聲色:“那你應該是軍戶出身?”
“非也。”
江櫟唯道,“府上乃書香門第,隻是在下年少時孔武有力,家人讓在下一邊習文,一邊從武,文不過秀才,誰想偶爾嚐試武舉便中舉,後赴京考取武進士,以武進士入錦衣衛……”
朱暉上來便問江櫟唯的家門情況,想對江櫟唯多些了解。
當他知道江櫟唯的家族已在成化年間從莆田遷居南直隸,便想到江櫟唯跟沈溪關係未必親密,等再問詢一番,他從江櫟唯口中探聽到虛實,感覺江櫟唯對沈溪的態度並非十分友善。
朱暉開誠布公:“你既為福建莆田人,跟沈之厚又是舊交,此番到延綏,怕是早就去拜見過他了吧?”
江櫟唯站起身來,嚴肅地道:“回公爺的話,在下奉命到西北徹查地方弊案,非得朝廷允許,不得跟案犯魁首見麵!”
朱暉聽江櫟唯將沈溪定義為“案犯魁首”,不由怔了一下,沒想到江櫟唯對沈溪的態度如此惡劣。
他皺眉道:“你跟沈之厚不是舊交麼?”
江櫟唯冷笑不已:“舊交不假,但此人狼子野心,絲毫不顧念當初某對他的賞識和抬愛,在其飛黃騰達後,便百般羞辱更是羅織罪名讓某下獄,險些冤死於獄中……”
朱暉開始聽江櫟唯倒苦水,雖然江櫟唯跟沈溪有仇,而且聽起來還是深仇大恨,但朱暉聽了始終覺得江櫟唯是無理取鬧。
朱暉心道:“此人說沈之厚忘恩負義,卻不知自己隻是赳赳武夫,想那沈之厚乃狀元及第、天子之師出身,豈能跟你一般計較?你還真把自己當回事了。莫不是你看到沈之厚飛黃騰達,心裏有所芥蒂,想對沈之厚加以報複吧?”
再轉念一想,“管你對沈之厚態度如何,你肯站在我這邊的立場,那我便當你是可以合作之人。”
聽完江櫟唯的話,朱暉歎道:“未曾想,你跟沈之厚有如此過節。此番你上門求見,說自己乃劉公公門人,卻不知是否屬實?”
江櫟唯道:“在下往西北前,曾親自拜會劉公公,為他老人家耳提麵命。”
隻是送過禮沒見到劉瑾的人,卻被江櫟唯說成親自拜見劉瑾,目的是為自己抬高身份,促使朱暉跟自己合作。
朱暉皺眉道:“老夫離開京城前,劉公公尚未回京,未曾想這一兩年光景,他便執掌司禮監,且在朝中呼風喚雨……你跟劉公公是如何認識的?”
江櫟唯心裏犯嘀咕,感覺朱暉對自己產生懷疑,很多問題他不想回答,卻又不得不仔細解釋,將過去跟劉瑾的淵源牽強附會說上一通,甚至連昔日劉瑾往泉州公幹一事,都說成跟他有很大關係。
如此一來,朱暉也就相信江櫟唯的鬼話,放下戒心,問道:“劉公公對你耳提麵命,卻不知交待何事?”
江櫟唯道:“除掉沈溪!”
一句話,就讓朱暉驚訝地站起來,久久沒能從四個字的巨大震撼中走出來。
朱暉皺眉:“開什麼玩笑,劉瑾想誅殺沈之厚?他也不想想現如今西北形勢,難道為了一己之私,就可以將大明邊境推入戰亂的邊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