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一章 檢閱三軍(1 / 2)

正陽門,大軍進城儀式現場。

張延齡聽了沈溪的解釋,冷笑不已:“沈中丞,您可真會練兵啊,改天換個時間,請你幫忙把京營其他兵馬也操練一番?”

沈溪向張延齡微微一笑,道:“建昌侯過譽了,在下隻不過帶了一群人,自鬼門關前走了幾遭而已!”

張延齡先是沉默不語,他仔細考慮了沈溪的這句話,覺得沒有問題,沈溪的確是帶著他的兵馬,從土木堡一路九死一生殺回京城來的。

跟這群時刻處於生死邊緣的人去比精氣神,的確沒有任何必要!

張延齡冷哼道:“換作京營其他兵馬,表現未必便會差多少!”

此時的張延齡,死要麵子,拒不承認沈溪的能力。但張延齡也不得不承認,他從未見過這麼軍容齊整的軍隊,自己也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就在張延齡等人以為沈溪所部的表演基本結束時,突然傳令兵高嗓門的傳報聲又過來了:“中軍兩千六百將士,押送韃靼俘虜二千五百六十二名,進城獻俘!”

當這個數字報出來後,城門口已經是死寂一片。

等把傳令兵接連傳報的聲音聽了好幾遍,他們才確信自己沒有聽錯,的確是兩千六百將士,押送近二千六百韃靼俘虜進城。

蕭敬再也控製不了自己的情緒,趕緊過來向沈溪問詢:“沈大人,這數字,不會出錯吧?”

明顯的道理,俘虜的數量大大超出了朝廷的想象!

之前謝遷為了讓沈溪中庸平和,在朝中盡量保持低調,有意在功勞簿上降低了功勞,在俘虜問題上更是一筆帶過,但這會兒皇帝別出心裁安排這麼個進城儀式,依照慣例便有午門獻俘的議程,加上內閣那邊尚未接手俘虜的問題,謝遷來不及做出任何掩飾,就這樣被沈溪所部將俘虜堂而皇之地押送進城了。

數字之大,讓馬文升、張懋、蕭敬等等對大明與韃靼戰爭知根知底的人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蕭敬過來詢問,是怕沈溪麾下兵馬虛報多報數字。

沈溪往城門口看了一眼,俘虜暫且沒有押送過來,不過應該快到了,他若無其事地解釋道:

“具體的清點,應該是軍中自行完成,這兩天本官已先行進城,具體事宜……並不是很清楚!”

沈溪自己也知道這次獻俘的數字,很可能會跟上報的數字不符。

以前遇到這種事,下麵的將士基本都是虛報多報數字,等真正獻俘的時候找一些夷狄平民來冒充夷寇士兵,但這次沈溪卻是在之前上報時主動進行少報,反倒在獻俘的時候把真相暴露了出來。

蕭敬瞪大眼睛,緊張地說道:“沈大人,如果虛報獻俘人數的話,罪責可不小啊!”

沈溪知道,蕭敬害怕的是最後俘虜的數量不夠,而不是說之前少報的問題,當下點頭:“蕭公公之後自行清點便是,想來數字應該錯不了!”

蕭敬原本不想花那力氣,但聽了傳令兵上報的數字,他已經是坐立不安。

近二千六百俘虜,這可是活生生的人啊!

之前邊關傳來的戰報,多場戰事累積下來,斬殺韃靼人的數量都隻是這個數字,一直到京師保衛戰才收獲數千韃靼人頭!

但這次沈溪居然直接獻俘二千六百多人,在戰場上,殺個韃靼人已經不容易,現在居然是活捉回來,還是這麼大的數字,讓蕭敬心裏直打鼓。

如果沒有這麼多俘虜,就等於是在圍觀的大明百姓麵前丟人了,朝廷的臉麵將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