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〇七章 文科男和理工男的區別(1 / 3)

沈溪並非是理工男。

理工男若是穿越到古代,首先想的便是搞各種發明創造,大煉鋼鐵,來一個工業救國,而像沈溪這樣的文科男,所做的無非是改變國人的,先救人心再救國。

隻有掌握權力才會在大明朝這個封建發展到巔峰的朝代擁有更大的話語權,也就是說要先往朝廷高層爬。

理科男更重實幹,但沈溪不是那種隻會耍嘴皮子的人,他自己也想做點兒實事,至少不能讓大明朝繼續貧瘠積弱下去。

從謝遷手裏領到兩個差事,沈溪回到家後,第一件事便是把宣紙鋪好,再從工具房拿來專門的製圖工具和特製染料……

沈溪準備畫一副佛郎機炮的結構圖。

這可並非沈溪擅長,一些外表能看到的東西容易畫,比如說外觀,又比如說各個部件的比例,但裏麵的構造,足夠讓他這個文科男吃一壺。好在沈溪於泉州城時曾將繳獲的佛郎機炮仔細研究過,又找來些泉州的工匠分析框架結構,當下能根據記憶將結構圖大致畫出來。

佛郎機炮是一種早期的後填裝滑膛加農炮,屬於“子母炮”,由一個主炮筒和五到九個子炮筒組成,分別稱之為母銃和子銃。

發射之前,先將子銃內裝滿彈藥,輪番將子銃裝入母銃的彈室,發射之後退出子銃,輪換填裝,如此可大大提高射擊效率。

佛郎機炮的優點是可以作為火力壓製的守城炮來使用,火炮對著的方向,覆蓋麵相當廣,相當於散彈炮,一炮下去鋪天蓋地,無論騎兵、步兵必定要折損不少,尤其適合北部邊境關隘守城之用。

這種炮的缺點是子銃和母銃之間縫隙太大,在發炮時無法形成密閉的氣體環境,以至於射程不遠。

但即便如此,也遠比大明朝笨重的發射大鐵球的火炮先進許多。

沈溪想過,在暫且無法對佛郎機炮進行改進之前,首先就要學會這種技術,哪怕是照貓畫虎,也比夜郎自大要好許多。

大明朝軍械所其實是有能人的,有了他的先進理念作為支撐,不難在幾年時間裏趕超西方的火炮技術,未來甚至可以繼續發展,製造出領先世界的尖端武器。

沈溪全憑一股雄心壯誌做事情,他知道自身有許多不足,因為他隻是個對物理、化學了解得不多的文科男,但他至少知道後膛裝火器比之前裝火器的巨大優勢,明白炮管膛線的重要性,了解科學技術進步和發展的方向,太過高深的不行,但把他腦海中的東西拿來引導大明朝工匠,捅破阻礙科技進步的那層窗戶紙還是可以的……

沈溪在這邊忙活,謝韻兒和林黛則在旁邊看稀奇!對她們來說,沈溪畫的東西太過深奧複雜,她們連普通的大明火炮都沒見過,何曾見過造型更為複雜的佛郎機炮?

到晚飯時,沈溪仍舊沒有罷休的意思,謝韻兒不想打攪沈溪,便讓朱山把飯菜繼續在灶上熱著,等沈溪忙完。

等沈溪做完手頭一切,林黛已熬不住回房去了,隻有謝韻兒挑燈默默陪著他。

“不知不覺天都黑了,幾時了?”

沈溪抬頭看了看外麵的夜色,感覺有些疲倦。

“已經快三更了!”

謝韻兒稍微帶著埋怨道:“相公也是,在外麵忙公事也就罷了,回來也不知道愛惜身體……灶房那邊還讓小山給您熱著飯菜呢。”

沈溪慚愧一笑,道:“為夫下次會注意。”

謝韻兒親自出去叫朱山,過了一會兒跟朱山一道把飯菜端了過來,朱山伸了個懶腰,隨後打著嗬欠道:“終於可以回去睡覺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