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2 / 3)

這件事似乎幹係不大,於是乖乖畫押。

正當他們畫押時,第三撥人,也就是府衙的正九品照磨和未入流的檢校被押解進了官署大堂。

“將人押下去,嚴加看守!待案子上交到三法司,需要他們提堂對質!”沈溪一擺手,馬上有官兵將蘇衡楊和張褚押解出去。

蘇衡楊和張褚心裏在想,我們不過是交待了對佛郎機人犯邊的事,別的可什麼都沒說,如今泉州官府跟佛郎機人作戰打了個大勝仗,功過相抵,你至於小題大做把我們押到京城三法司候審?

剛進來的兩個心裏直犯嘀咕,他們可不知蘇衡楊和張褚交待的是什麼,隻知道前麵二人已經“招供”,而且這二位好歹是他們的上司,既然上司都招供了,他們做下屬的自然要掂量一下待會兒怎麼說。

“報上姓名!”沈溪再次擺出欽差的譜。

“下官泉州照磨所照磨吳原。”

“小人泉州府檢校何文珠。”

沈溪點了點頭,道:“你們在知府衙門不少年頭了,前後輔佐過幾任知府,算是老資格了吧?”

吳原一聽,這位欽差上來挺好說話,於是趕緊道:“大人抬舉,我們不過是在衙門裏混口飯吃。”

“本欽差今日有事情問你們,頭年秋糧入庫時,泉州府南安、同安多地有抗糧之事發生……”

吳原老奸巨猾,沈溪還沒說完便趕緊搶白:“大人,此事下官完全不知情。”

又來死不承認這招。

“不知情?”沈溪皺了皺眉,“抗糧案本是泉州府上報朝廷,朝廷還因此特與嘉獎,你們作為知府衙門的人都不知情,那就是說,知府張濂謊報案情?”

吳原這才意識到自己話說得太早了,這事兒他想賴著不知情不可能,隻是知府衙門上報時,有意隱瞞了風災、蟲情和百姓的困苦,讓朝廷以為地方亂民鬧事,但事態很快平息下去,這才予以獎勵。

吳原連忙改口道:“下官記錯了,下官對此卻是知情的。”

沈溪臉上稍微抽搐一下,顯得很生氣:“既然知情,你就跟本欽差說說。這抗糧案,是怎麼回事?”

吳原不由恨自己話說得太早,但還是把之前泉州府上奏內容,大致跟沈溪重複一遍:“……匪首等人,亂時身死者十數人,餘者囚押於府衙大牢,橫死者又有數人,但其後有人意圖劫獄,知府大人怕事久生變,將人轉押於福建提刑按察使司,結果路上數人具都病死……”

這是死無對證!

頭年裏抗糧案的重要人物,要麼在叛亂發生時當場被格殺,要麼在牢房橫死,要麼轉押福州途中病死……總之,就是不留活口,讓你查無可查。

不過,地方官府卻可以把自己撇得幹幹淨淨,亂民進了牢房,審案時不用點兒刑罰能招供?大刑侍候後身體虛弱,橫死和病死極為正常……連京師詔獄被嚴刑致死的朝官都一大堆,禮部侍郎程敏政尚且不能自保,豈能對山高皇帝遠的地方衙門要求太高?

就算給報個橫死或者病故,朝廷也不會追查,死了就死了,這時代的人命就是如此不值錢!

沈溪輕歎一聲,繼續道:“那今年的抗糧案,又是如何因由?”

吳原愣了愣,隨即啞然失笑:“大人說錯了,如今夏糧未收,何來抗糧案?”

“本欽差自泉州返鄉省親途中,路過同安等地,沿途均見有亂民鬧事,聞之乃是去年抗糧案的延續……”

“泉州各地經曆颶風,其後又有嚴重的蝗災,莊稼本就歉收嚴重,加之盜匪四起,百姓溫飽而不得,何來收成交糧?民亂具都因地方衙門有意向朝廷隱瞞災情,糧稅不得減免,反倒以賊事增加稅賦,大肆攤派所致……”

沈溪越說,吳原越驚,沈溪知道的顯然比他還多,這說明,朝廷派有專人調查案子。

此時吳原不敢再胡亂說話,他心裏打定主意,就算被打得屁股開花,也絕對不能承認……這不是丟飯碗的問題,是要掉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