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3 / 3)

……

龐大的車隊一路到了府城北門,不過在出城門時,還是要先等候一下,因為沈溪得先去驛館那邊看過後交代清楚才能上路。

沈溪對張老五等人千叮嚀萬囑咐,這趟他回寧化省親,要拜祖墳,從汀州府城往寧化鄉下一來一去需要花費十天時間,回來後稍作準備,就要押送阿爾梅達等人回京。謝遷給他的期限是五月底,他盡量要在五月下旬之前趕回京城。

辦皇差,可不能壓著時間做事,能早就盡量早些,這樣才不會出紕漏。

沈溪去驛館時,得到了一封信,信是玉娘從泉州府城寫來的。

信的內容相當隱晦,看起來都是些日常情況,但其中卻蘊含深意,提到“家中困頓”“長兄父母妻兒病臥在床已久”,沈溪一看就明白,玉娘是告訴他泉州地方百姓的日子過得很艱難,提到“又有次兄與人交惡誤傷於人為衙門所囚”,等於告訴沈溪,老百姓與官府交惡,可能會引發更大民變。

時間有些趕,沈溪沒法再折返回去跟惠娘商量事情,便寫了一封信,讓衙役幫忙送到商會,請惠娘幫忙運一批平價糧食到泉州府,再通過商會分館的人,將糧食盡可能送到災民手中。

這是沈溪眼下唯一能做的事情,他也知道如此隻是杯水車薪,泉州地方抗糧事件最大的導火索是官府有災不報,照原來的稅賦比例收稅,汀州商會再有錢,也沒有能力為一府百姓交稅。

沈溪心想:“玉娘得劉大夏吩咐前來調查抗糧案,始終沒有動手的權力,不扳倒張濂,這案子不會有進展。但要讓張濂倒台,至少要等四五個月,泉州可能要引發一場大的民亂。”

其實福建這個地方並不太平,作為邊疆沿海地區,除了有倭寇犯邊,少數民族也頻頻反叛,就連民變民亂也遠比別的地區多,這也是福建會同時有都司和行都司的原因。

若抗糧案真的引發出一場大的叛亂,料想隻會被壓製在福建省境內,但閩西與泉州相距不遠,這幾年相對富庶的汀州,可能會成為民變的受害者,受到波及。

“憨娃兒,等你好久了,快上車,這就回寧化了!”周氏等了半晌才見沈溪回來,老遠便向沈溪催促。

老太太板著臉孔跟李氏說了一句,大概跟不許王氏稱呼沈溪“小幺子”一樣,不準周氏稱呼沈溪的小名。

“知道了。”

沈溪心中稍微有些糾結,這麼大的事,他知道後上報朝廷責無旁貸,可他又知道自己到福建來除了省親就是迎接佛郎機使節,他可不是巡察禦史,沒資格對地方官府施政說三道四。

玉娘自然會將消息通知京城的劉大夏。

但劉大夏是謹慎之人,不會隨便擾亂地方平穩,或許會將泉州的亂局按下不報。

沈溪又想到另一個人,那便是謝遷,沈溪覺得有必要把泉州的災情上報謝遷知曉。

中原旱災,福建風災和蝗災,大明朝處處是災,你身為內閣輔政大學士自然要做到心知肚明。

**************

ps:第十更到!

這一章為所有書友加更!謝謝你們的支持!

距離十二點還有四十分鍾,大家還想天子來一章嗎?月票和打賞鼓勵就行了,來吧來吧!天子拚命去也!(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m.wenxue6.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374/2269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