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的是老三沈明堂夫婦。
沈明堂從京城回來後,把沈溪誇得那是天上有地上無,說他怎麼得到皇帝的器重,對王家少爺那叫一個好,幫助王家少爺成功當上了官,吧啦吧啦說了一大堆。聽說可以去府城接沈溪,他媳婦沈孫氏可高興壞了……三房這邊沒有讀書人,就指望以後能得到五房的眷顧。
沈溪此番回來,怎麼都得問問他何時能開府,到時候讓自己的兒子過去投奔,兼個小差事,隻要進了官府,就此便有了鐵飯碗。
有歡喜的,就有發愁的。
發愁的是長房,尤其是長房媳婦王氏。
沈永卓過了府試後,考秀才遙遙無期,倒是跟他老爹考秀才一個德行,都是下屆複下屆,下屆何其多,這是準備學到老考到老了。
王氏剛提出分家,結果老二媳婦莫名其妙跑了,老太太如今把罪過賴到王氏頭上,以前給長房的吃穿都被平均了。
王氏憤憤不已:現在聽說小幺子要回來,老太太美得屁顛屁顛的,早把他大兒子和大孫子給忘了。
二房那邊,沈明有和錢氏相繼離家出走,如今杳無音信,幾個小的沒有父母撐腰,在家裏沒什麼地位,自然不敢有絲毫異議,可他們對於沈溪回來這件事還是很高興的,至少出去後別人尊敬羨慕的目光做不得假。
至於四房沈明新夫婦,人家根本就沒指望別人,如今沈元已經過了府試,今年過院試中秀才的機會很大。
沈元如今十五歲,在同齡人中屬於佼佼者。
四房齊心協力就想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既然他們可以指望自家兒子有出息,幹嘛要靠別人的蔭庇晉身官場?再說就算進了衙門做事,沒有功名根本就無法晉升,隻能一輩子當個小吏。
不過老太太提出要往府城去的時候,沈明新夫婦還是讚同的,沈溪到底是沈家人的驕傲,自己家裏的人沒必要羨慕嫉妒,以後指不定兒子中了舉考中進士當官,還能靠沈溪幫襯,也算是好事一樁。
那頭沈家大宅的人各懷不同的心思,踏上前往長汀縣城的路程,這頭周氏則表現出一家未來主母的風範,準備迎接事宜。
這麼多人來了住在哪兒,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需要準備什麼等等,方方麵麵都要考慮周祥。
惠娘給置辦的沈家宅子是不小,可也住不下那麼多人,有男有女也不適合住在惠娘這個寡婦家,隻能另外租個寬敞的院子住。
人手不夠需要臨時從外麵借幾個丫鬟回來幫忙,廚房無法供應那麼多人吃飯隻能調姐妹酒肆的大廚回來,讓你們好好嚐嚐名廚的手藝!
喝不慣井水我讓人給你們挑河水,既然來了一人送你們一身衣裳,裏外都有,保管比你們過年穿的都好。
三房、四房的人我看著順眼,一人我送他們兩身……
惠娘見周氏準備得如此詳細,不由笑著打趣:“姐姐這般操心,不想著分家了?”
“分家?鬼才想著分家呢。我現在是什麼身份?狀元的老娘!以後老太太若過世了,這沈家就是我來當家,我癲了傻了要跟他們分家?”
“我就是要讓他們瞧瞧,我可沒老太太那麼刻薄,老太太能給他們的我能給,給不了的我這兒也有!”
周氏滿臉得意之色。
我就是要氣氣老太太,還有大嫂王氏……讓她看著眼氣,當初老娘我指望你相公給我兒子開蒙,總坑我的錢不說還不領情。現在我想怎麼花錢就怎麼花,連老太太都管不著我,你有本事,讓你相公和兒子也中個狀元回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