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攤攤手道:“或許是上憐見,不想讓太子出事,所以托夢給我,告訴我仙藥之方進獻。”
謝韻兒沒好氣地白了沈溪一眼:“不就算了。”
第二,沈溪計劃好下班後去兵部那邊打聽一下武進士考試的情況。
明朝六部辦公的官署和翰林院緊挨著,中間就隔著一條胡同,其中兵部和翰林院更是兩挨門,串門很方便。
誰知道沈溪還沒去,關於校場上武進士考試的一些傳聞,就已到了翰林院內。
這翰林院,畢竟是一群交遊廣闊的讀書人,道消息來源多,京城有什麼新鮮事幾乎都逃不出翰林們的耳目。
“……昨日武會試最後一場,你們猜怎麼著,有個十五六歲的武舉人,一把百十來斤的大刀那耍得一個有勁兒,旁邊人愣沒一個敢近他的身,連主考熊侍郎都看得目瞪口呆。”一個庶吉士正侃侃而談,將昨日武會試校場上發生的事出來。
有人質疑:“不太可能吧?百十斤大刀,他能耍得動?”
“有人稱過重量了,連刀帶柄足足一百零九斤,一般武舉連提都提不起來,可這位那是舉重若輕,聽這人在文試中成績相對一般,就是有一股蠻力。人也傻乎乎的,最後竟然從台上摔了下去,那大刀險些把他的腦袋給哢嚓了……”
“真是稀奇,後來怎麼著?”
眾翰林聽得有趣,全都圍上去繼續打聽。
就在這時,門口傳來清嗓子的“嗯”一聲,卻是內閣大學士謝遷走進了翰林院後院的公事房,剛才還圍在一起的眾翰林如同見到老師的學生一樣,趕緊回到各自的位置上。
等所有人落座後,謝遷沒好氣地站到了屋子中央。朱希周上前行禮,問道:“謝閣老,有事?”
謝遷道:“明日皇宮賜宴,以大宴禮賜,該準備的都得提前準備好。”
在明朝,皇帝的賜宴分為大宴、中宴和宴。
一年中大宴有郊祀慶成宴和三大節宴席,三大節分別是元旦、冬至和萬壽聖節,萬壽節便是皇帝的生日。
中宴則包括中宮壽誕宴、東宮千秋節宴、四夷貢使上下馬宴、祭祀宴、節令宴、恩賜宴、朝覲宴、巡狩賜宴等等。
至於宴則沒有定例,甚至皇帝還會賜食,直接將宮裏的食物賜到受賞人家中,這都是皇帝的恩待。
但這次賜宴,是以“大宴”為規格,基本就是以三大節宴為標準。
大宴一般會在華蓋殿或者謹身殿內舉行,屬於皇帝宴群臣,席間還有教坊司以歌舞表演助興,同時皇太子宴外戚、東宮屬官於文華殿,皇後宴群臣命婦於坤寧宮,三宴同時進行。
大宴屬於朝野上下最大的聚會,熱鬧空前。
**************
ps:第五更送上!
這章同樣為“瀾兮”盟主加更!同時謝謝兄弟姐妹們的支持,今到現在已經180張月票、94人打賞了,而且中間還有還幾個10000點打賞,在此子衷心地聲謝謝!
子繼續碼字去了,大家有什麼月票還有打賞,一股腦兒給咱們的書即可,拜托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