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眼下張延齡遵從了兄長的吩咐,但心底卻打定主意,左右這些新進士在朝廷沒什麼根基,將來委派官職求到府上,定要好好敲一筆,把損失撈回來。
……
……
沈溪應蘇通邀請,出來參加文會時,得知太子生病的消息已傳得沸沸揚揚,達到滿城皆知的地步。
壽寧侯和建昌伯找江湖術士為太子開壇作法,等於變相引導百姓崇尚迷信,在大臣以及民眾中引很不好的反響。
嚇死膽的撐死膽大的,還真有不怕死的人前去應聘,據僅三月二十二這一時間,就有不下二十名江湖術士到壽寧侯府,是自己有大神通,可令太子轉危為安。
死馬當成活馬醫,就算這些人沒什麼本事,也被張氏兄弟舉薦進宮,隻是能不能活著出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不過對於平頭老百姓來,能進一趟皇宮,親眼看看皇帝和太子,就算死也值得了。
三月二十三,是新科進士拜謁孔廟的日子,沈溪作為新科狀元,又是排在所有三百名進士的前麵。
這的釋菜禮,由禮部和國子監的官員主持和引導。
釋菜禮來自於春秋時的一段記載:孔子周遊列國,受困於陳國、蔡國之間,七沒有飯吃,隻能靠煮灰菜為食,可他每仍於室內撫琴作樂。
與孔子隨行的弟子子路、子貢認為已到了窮途末路的境地,隻有顏回仍每“釋菜於戶外”,也就是每從野外采摘回野菜,在孔子住所的門口向老師行禮致敬,以表示盡管老師的處境極端困苦,自己仍然堅持做人的原則,跟隨老師學藝。
顏回此舉,體現了他尊師的良好品質,而尊師,正是儒生應該具備的一種崇高的風尚與美德。自隋唐以後,隨著科舉製度推行,釋菜禮逐漸演變為祭孔的主要儀式。
釋菜禮采用的禮器是竹笲,需要用到時令蔬菜,而此時不過春日,北方大地剛解除冰封,蔬菜隻有蘿卜、白菜以及剛剛長成的芹菜、韭菜等寥寥幾種,另外再配上紅棗和栗子這兩種幹果,其中紅棗寓意早立誌,栗子代表敬畏之心。
釋菜禮先拜先師孔子;而後是四配,顏子、子思子、曾子、孟子;最後是十二哲,閔子、冉子、端木子、仲子、卜子、有子、冉子、宰子、冉子、言子、顓師子、朱子。
就在眾進士行釋菜禮的同時,朱祐樘下令李東陽繼續徹查鬻題案,要將所有禮部會試考生的卷子重新拿出複閱,這令以為名分早已板上釘釘的眾新科進士又惶惶不安。
但清者自清,沈溪知道隻要沒確鑿證據表明他牽涉到鬻題案,就算最後複核出來有可疑之處,也不能因此定罪。
現在朝廷不過是要給下讀書人一個法,至於鬻題案是否真的生,連朱祐樘自己都不太在意。
當皇帝的,追求的不是什麼明斷公正,而是讓人覺得他是不偏不倚即可,在乎的是輿論風向,並不涉及事件本身。
隨著釋菜禮結束,眾新科進士暫時清閑下來,此後幾進士之間聯誼的文會和酒宴顯著增多。
再過些日子,朝廷就會放官,到底是實缺,還是掛職等,已不重要。但有件事卻令眾進士很鬱悶,因為以往翰林院的例行遴選庶吉士的考試不會舉行,能進翰林院,那算是下士子的夢想,可現在夢想卻因為鬻題案而破滅,對於牢獄中的徐經和唐寅恨意更深。
有三個人不用因此擔心,就是這屆一甲前三名,無論是否遴選庶吉士,都不會影響沈溪、倫文敘和豐熙進入翰林院。
蘇通行將動身返回汀州,沈溪答應這幾陪蘇通多參加幾個文會。
出席完釋菜禮,沈溪依約到了蘇通下榻的客棧,得知蘇通臨時有事出去了,倒是李愈這會兒正在客棧等蘇通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