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四章 恩榮宴(第五更,為所有書友)(2 / 3)

這充分顯示了張懋對於本屆新科進士的殷切期望,同時還有對下士子的勸告,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但對於沈溪來,卻榮幸之至。

張懋題字引用當今狀元郎的詩句,不用,這半句詩或者以前沒人知曉,但經此一事後,必然傳得家喻戶曉,會被許多人拿來當作座右銘激勵其奮發圖強。

禮部尚書徐瓊對張懋很是恭敬,老公爺要在禮部恩榮宴上題字,他趕緊讓人備好筆墨紙硯。

隻見張懋拿起粗豪的毛筆,蘸足了墨,大筆一揮,洋洋灑灑便將兩句詩分別題於紙上,寫完後好似對聯一樣,完全可以掛起來賞鑒。

徐瓊看過後,拍手稱讚:“老公爺的字可真不錯。”

這種場合下,新科進士拍馬屁容易拍到馬蹄上,一般人哪兒敢隨便亂?眾目睽睽也容易被人盯上!

可徐瓊本身就是弘治皇帝的連襟,皇親國戚,就算當眾吹捧掌軍勳臣的馬屁,也沒什麼顧忌,而當下他所稱讚的,僅僅隻是張懋的字,而非這兩句詩。

張懋看過自己提寫的字,非常滿意,輕歎道:“還是沈狀元的這兩句詩寫的好。與君共勉。”

徐瓊讓人把張懋的字展現給所有與宴進士以及臣工一覽,看過後,每個人都交口稱讚,點頭不迭,雖然沈溪這兩句詩寫得好,可要不是有張懋親題親讚,這些心高氣傲的讀書人也不太當回事。

恩榮宴由張懋開了個好頭,而後席間氣氛融洽之至,張懋甚至親自拿著酒杯,一桌桌敬酒。

徐瓊本不想多飲酒,但奈何張懋興致高漲,他不得不作陪。好在每幾桌才敬一杯。全數下來也喝不了太多。

沈溪這邊則有些尷尬,以前他是不飲酒的。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身板過早接觸酒精有害無益。可在這種場合下,他總不能當著英國公張懋的麵什麼“以茶代酒”,因此隻能硬著頭皮喝下肚子。隻幾輪敬酒下來,沈溪便喝了六七杯,就算這個時代酒水的度數不高,也有種微醺的感覺。

另一邊。張懋的敬酒還在進行。好在沈溪不時喝點兒茶水,再吃上幾口菜,把酒勁兒往下壓一壓。

張懋並非文臣,但家學淵源,學問著實不錯,再加上他主持恩榮宴並非一兩次,在這種場合他應付得遊刃有餘。到了一桌,除了讓新科進士自報家門,他還會上兩句。偶爾問一點學問上的事,詩詞唱酬,倒也有幾分老夫聊發少年狂的灑脫。

張懋走到哪兒,全都是歡聲笑語不斷。

宴席持續了足足兩個多時辰。到酉時才宣告結束。其實眾進士在宴上沒吃什麼東西,主要是陪上官喝酒,這年頭的讀書人都自詡千杯不醉,把喝酒當作雅事,除了沈溪之外似乎個個都是酒壇子。

宴席結束時,這些個酒壇子有有笑離開,但還沒出禮部衙門院子。就有人開始衝到牆角嘔吐,令沈溪看了直皺眉頭。

沈溪正要出衙門口,側麵過來一人,向沈溪行禮道:“狀元公,尚書大人特命在下前來吩咐一聲,請您到內堂敘話。”

禮部尚書徐瓊請自己敘話?

沈溪心裏多了幾分心謹慎,這分明是來者不善啊!

散席之前,徐瓊親自送張懋離開,想來是要在回來後跟他上兩句,至於是關於朝廷公事還是私事,沈溪不太好判斷,他心想,莫非徐瓊也跟府庫盜糧案有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