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推薦一家零食店,在淘寶搜“妙蕾”或搜店鋪名“妙蕾錢朵朵”,主推手工曲奇餅幹,喜歡吃點心的書友們絕對不要錯過,超級美味!
隨著城中聽書熱潮越演越烈,沈溪也看到一個前途可觀的市場,就是做“出版”,把他寫給韓五爺的本,通過整理校對之後編輯成書,再刊印出來,這生意不再隻是局限於的寧化縣,前景不可限量。~,
但沈溪對於當下的印刷業並不是很熟悉,需要他逐漸摸索,加上茶肆的生意尚處於起步階段,他還沒仔細盤算好。
等完成兩部新本之後,沈溪拿給韓五爺看過,韓五爺仍舊是讚歎不已。
之前的《嶽全傳》和《童林傳》風格迥異,能分別吸引口味不同的聽眾,而新的兩部本,《封神演義》和《三俠五義》,一個是曆史神怪傳,而另一部則是帶著武俠色彩的公案,都引人入勝。
韓五爺仔細看過後,懇切地道:“掌櫃,這兩部本都是上上之選,先前的兩個本已經給咱鋪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隻要這兩部新本推出來,來聽書的人隻會越來越多,茶肆的生意想不興旺發達都難。”
沈溪笑著道:“五爺喜歡就好……你老畢竟是行家裏手,在這方麵擁有豐富的經驗,要是覺得故事哪裏不好需要修改的,一定要指出來。”
“哎呀,掌櫃,你太折煞我了,這幾部本都算是難得的精品,唯一就是比較書麵和正式,在書的時候,在言語方式上得有一定的改動,起碼在這福建之地要用咱客家人聽得懂的話來。至於故事情節的發展以及描述,可以增一分則肥,減一分則瘦,剛剛好。”
韓五爺臉上帶著幾分自豪。
這種可以名揚立萬的本由他來首講,這是給他臉上增光添彩。
寧化縣城原本書的有十幾個,比較有名氣的有六七個,韓五爺隻能處於中遊位置。可現在他的地位跟著《嶽全傳》和《童林傳》的流行而水漲船高,如今同行見到他哪個不是恭恭敬敬地叫一聲“五爺”?他們眼裏的羨慕和嫉妒,讓韓五爺非常享受。
而那些曾經給過他臉色看的茶樓掌櫃,現在也阿諛奉承希望他回茶樓書。但韓五爺心裏卻很清楚,這本是沈家茶肆特供,一旦離開茶肆,就沒人再給他寫本了,之前的名聲再高很快也會降下去,還不如留在這的茶肆中,不但可以創下偌大的名聲,而且還可以第一時間各種新本。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擁有茶肆一成的幹股,茶肆生意做大對他大有好處。
“五爺,有件事不知您聽我爹過沒有?”
沈溪想到桃花村的老祖母李氏要來縣城,就有可能產生的各種變故準備跟韓五爺商量一番,“我祖母在鄉下,聽我爹歸弄了茶肆的營生,想到城裏來看看……我父母都擔心,我祖母會讓我那些伯父來打理茶肆。”
韓五爺歎息道:“大掌櫃的跟我過,不過這是你們的家事,我不好插手啊。”
沈溪點了點頭,看來韓五爺也擔心茶肆掌櫃換人會給他帶來影響,畢竟沈明鈞這人好話,平日裏對於茶肆又基本不多管,給了韓五爺足夠的自主空間,換了別人來當掌櫃,可就未必有沈明鈞這麼開明了。
“五爺,還有件事,我想把之前您的故事都整理下,回頭咱找人刊印了,看看能否當個營生來做,不知您老意下如何?”
沈溪對韓五爺還是比較信任的,這事他沒跟老爹、老娘,先跟韓五爺商量,看看老江湖的韓五爺有什麼意見。
韓五爺稍微琢磨了一下,點頭道:“這主意挺不錯的,回頭的確可以通過印刷成書冊的方式,把這些優秀的故事往外推廣擴散,或許可以把茶肆的名聲傳揚開,對咱以後的生意有所助益。”
“可是,咱寧化畢竟地處偏僻,至今為止也沒見誰創辦過印刷作坊,這種事要去汀州府城那邊才好辦……寧化自古便文風不盛,就算洪武二十四年張名遠大人殿試得太祖親渝‘特賜狀元’,並擔任國子監祭酒、工部右侍郎、交趾左布政使等職,但情況並未得到改觀。就算把本刊印出來,你識字的有多少?到最後也未必能賣出去!”
沈溪想想的確是這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