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去跟人談租鋪子肯定是不行的,沈溪先到城裏各條街道考察,看看哪個地段好。±,
要經營茶肆,最重要的是人流旺盛,地段還要數城南最好,但城南沿街的鋪子卻稍顯有些貴,對於本錢少的沈明鈞來不太合適。
接下來兩沈溪精挑細選,最後覺得城中央西溪河岸距離學塾不太遠的碼頭附近不錯。
這裏有條還算熱鬧的街道,周圍以普通人家為主,沿著河岸有等待做生意的力夫,倒是開茶肆的好地方。
沈溪沿著街道走了一遍,適合開茶肆的鋪子不少,大多都空置著。
沈溪把自己選好的位置告訴了沈明鈞,這趁著下工,父子倆一家一家問了過去,先看東主那邊是否和善好話,然後問產權歸屬有無糾葛,最後問租金,因為本錢少,一次隻能交兩三個月,有很多東主不願把鋪子租出來。
擦黑的時候,兩人終於選定靠近河岸的一處鋪子作為未來的茶肆,租金一個月一兩銀子,一次**三個月。這間鋪子雖然隻有一層,但門麵挺寬敞,四四方方南北通透,重要的是能在外麵搭起棚子多加些位子給來往的人休息喝茶解渴。
光是租鋪子,就花去三兩銀子,再到市場上買竹椅以及木桌,又花去三兩銀子,最後剩下的錢要雇人過來幫忙打掃和接待客人,還要請書人書,資金顯得有些緊張。
“爹,你不用擔心,現在重要的是雇一個幫手,幫咱們平日照看鋪子,至於書人那邊,倒也好辦,咱大不了分他些幹股就是了。”
沈明鈞有些疑惑:“什麼是幹股?”
“就是分他利潤,不用他出本錢,隻需要他在這裏書,每盈利分他一些就是了。咱們做茶肆,隻需要一些茶葉和熱水,花不了幾個錢,可要想經營得好,必須要有能書而且得好的人,能懂得抓時機抖包袱。”
“爹,以前我在城裏幾家茶樓見過的書人都挺厲害的,現在城裏這些茶樓生意普遍不景氣,咱可以請幾位到咱們這裏來做事。”
沈明鈞又是一臉為難,讓他這個老實人以老板的身份去跟人接觸洽談,心中沒什麼底氣。
沈溪卻沒什麼好擔心的,尤其是他因為《楊家將》本的事,有熟悉的書人,這次正好試著把他們請來。
這些走江湖的賣藝人,其實都是老百姓,賺點兒錢養家糊口,那些大的茶樓待人都挺刻薄,現在沈溪拉他們來做股東,利益均享,這些人高興還來不及呢。
沈溪先與沈明鈞解決人手的問題,經費不足,一次隻能聘請一個夥計,請回來後等於是整日都要看著鋪子。
畢竟,目前生意前景不明朗,沈明鈞不想丟了活計還得照常上工,不能整日留在鋪子照看。
要請人,最重要的是老實可靠,最好是寧化縣城裏或者郊外的百姓。
距離鋪子不遠的地方就是碼頭,平日裏很多力夫在那裏等著卸貨,不過從這些人中要找個識字能記賬,並且老實可靠的人太難了,沈明鈞父子去了幾回都沒找到合適的。
沈明鈞租下鋪子開茶肆,那養殖場就沒必要繼續經營下去了,便托人把他養的那些雞鴨和豬都賣了,倒是籌措出二兩銀子作為周轉。
一連三沈明鈞都回家睡,讓周氏喜出望外。沈明鈞解釋主家那邊最近不太忙,周氏信以為真,對她而言什麼原因不要緊,要緊的是丈夫和兒子,還有未來兒媳婦都在身邊,那就皆大歡喜。
二月初八,這城內有些亂糟糟的,據是官軍打到寧化縣這邊來了,正沿著官道以及水路清剿流寇,連同衛所以及地方巡檢司的人也隨同官軍作戰。
聽起來城外兵荒馬亂,但沈溪知道戰鬥規模不可能太大,那些亂賊大多是趁亂起哄的農民,搶奪財物的時候是賊,摘去麵巾放下刀槍回到家中拿起鋤頭就是良民,一般人根本就難以區別。
不過,那些外地來的賊人,在官軍大兵壓境的時候,隻能撤出汀州府,或者退回家鄉,或者轉戰他處。
也就在二月初八這下午,沈明鈞請來一個看起來挺精明的年輕人做夥計,這年輕人長得賊眉鼠眼,一看就讓沈溪覺得不靠譜,但沈明鈞這是工友的表侄,就住在城外,方方麵麵都合適。
這年輕人名叫宋城,外號宋六,隨時都笑盈盈的。
沈溪看這人吊兒郎當的,怕他手腳不幹淨,但沈明鈞卻很信任他。商定的月錢是六百文,比起沈明鈞在王家當長工的月錢還要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