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滿城硝煙楊家將(2 / 3)

這沈溪再次把字畫送到字畫店,這已是他第三次登門拜訪。

頭一次沈溪送去字畫,那字畫店的掌櫃連看都不看就把衣著寒酸的沈溪給趕了出來。沈溪不死心,第二次又去,沒等掌櫃趕人就迅速把字畫攤開讓掌櫃看,掌櫃一看字畫不錯並沒有再趕人。隻是那掌櫃眼光有限,根本辨認不出來這幅山水畫到底是不是王蒙的作品,於是讓沈溪拿著字畫回去。

沈溪這次來,已經提前把辭想好,因此見到掌櫃後告之此畫的主人乃是一位徽商,路過寧化縣城時突患惡疾,治好病後手頭變得異常拮據,隻能把祖傳的畫賣掉,徽商不想丟麵子,所以讓他跑腿送畫。變賣傳家寶是件很糟心的事,沈溪的話倒也得過去。

那掌櫃的見沈溪兩次三番來,分明有所仗恃,看來書畫應該沒什麼問題。但他又不想冒風險,於是答應把畫留下寄賣……所謂的寄賣就是店家不出錢,如果有人把字畫買走,店子收三成傭金。

雖然三成傭金多了些,可對於沈溪來也沒法拒絕,留在字畫店寄賣總比留在手裏爛掉好,如果這幅畫能賣出去,多少能弄些銀子回來,這樣他讀書的事情和全家人的生活就有了保障。

可惜幾過去,一點兒動靜都沒有,以至於沈溪對這件事漸漸不抱希望。

六七月間正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沈溪每要做的還是壓紙和畫畫,所作的作品不再局限於明初。

弘治年間最負盛名的才子是譽滿江南的唐寅,十五歲時便以省試第一名補蘇州府府學附生。此時唐寅尚未中解元,其書畫技藝未到其晚年時臻至大成的境界,沈溪模仿幾幅都不太滿意。

又是一上午,沈溪循例去字畫店詢問字畫是否賣出去了,等看到他的畫還好端端掛在牆上,不由帶著失望出門。遠遠見到城北那家茶樓前人堵得水泄不通,就算平日裏有新本也沒見人們這麼踴躍。

過去聽了一耳朵,沈溪才知道原來是工部郎中林仲業到茶樓聽書來了,不管之前聽沒聽過《楊家將》的人,都想到茶樓裏坐坐,以後出去那也是跟正五品的朝廷大員喝同樣的茶水、吃同樣的零碎聽同樣的書,大有麵子。

這家茶樓正是沈溪送出《楊家將》本的那家,城裏其他茶樓書人的《楊家將》,大多是從這裏偷師所得。沈溪沒有擠進茶樓的意思,要是書人認出他就是本的主人會破壞他的計劃。

沈溪看了一眼茶樓外幾個維持秩序的衙差,轉身回家去了。

這時候茶樓裏,韓縣令身著一身寬鬆的直掇,也就是直領、大襟、右衽的道袍,陪同同樣裝束的林仲業聽書。

因為韓縣令和林郎中的意外到來,《楊家將》的故事隻能從頭開始起。那書人口若懸河,把潤色過幾遍的故事得活靈活現,林仲業聽了不由微笑點頭,顯然這故事很合他的胃口。

書人的規矩,本來一場隻一回,可權貴來了,那就得接連下去而不能一拍醒木來個“下回分解”……當官的可沒那麼多時間來聽你下回!

連續了十幾回,眼看故事到了尾聲,那書人內急暫回後堂解決個人問題,順便休息下已經有些火辣辣的喉嚨,這時候韓縣令終於有機會跟林仲業搭話。

“林大人,寧化地處偏僻沒什麼好招待的,好歹人文還算昌盛……這出本您聽得可算滿意?”韓縣令陪笑著問道。

林仲業拿起茶碗飲了口茶水,頷首道:“未料到貴縣竟是藏龍臥虎,本官在京師也未聽過這般有趣的本,之前看的那兩出戲也甚是精妙。”

韓縣令欣慰點頭,道:“隻要林大人喜歡就好。我這就讓那書人出來,快些把書講完。”

書人休息得稍微久了點兒,韓協有些不滿,讓人換過茶水便叫夏主簿進去催促。

夏主簿親至,那書人就算累得隻剩下一口氣也不得不咬牙頂上,破家的縣令可不是著玩的。

書人回到台上,接著上一回書,沒過多久便到穆桂英掛帥這一段,這可是穆桂英和楊宗保夫婦大破門陣的前奏,可惜就在最精彩的時候,那書人來了個“大破賊軍”,就告全劇終。

“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