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管家瞅了他一眼:“你人不了,怎的做事還不如娃娃?既然我把這東西弄來讓你們看,自然是讓你們依樣畫葫蘆做出來。你們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就問這位……沈家郎,由他跟你們解釋。”
孫木匠原本以為這風箱有何不俗的來曆,等沈溪聽從劉管家指示站出來,不由驚訝地問道:“木頭箱子是這家夥造出來的?”
劉管家道:“有誌不在年高,你可不能瞧人。”
隨後在劉管家的督導下,一幹人開始搗鼓風箱。有了這些手藝人的加入,風箱不再是用破箱子和一堆爛材料勉強拚湊,而是用上好的木料精心打造。沈溪雖然年,卻有劉管家的授意,他倒是成為了這些手藝人的老師。
一個風箱很快做了出來,因為密閉嚴實,效果比之前好了不知多少。
劉管家親自驗收,笑著點頭:“好,走,先去把灶台鑿開,老何你是泥瓦匠,這砌灶台的事就交給你了。”
三十多歲瘦高的老何在旁邊看了半晌,正無所事事,聽到這話嘿嘿笑道:“好嘞,劉管家和沈家郎就等著瞧吧。”
老何興高采烈地去鑿灶台,幾下便把風箱裝了上去,再把灶台重新砌好。
等組裝完畢,眾人都累得夠嗆。
劉管家見那些打雜的丫鬟和後院的家丁都跑過來看熱鬧,板起臉喝斥道:“都傻著幹什麼?還不趕緊生火,看看好不好使?”
劉管家畢竟是一府管事,他的話就是命令,馬上有人搬來柴火生火做飯。等火生起來,隨著風箱拉動,火苗迅速竄升,旁邊的人看得睜大眼睛,隨即臉上都湧上笑容。
劉管家笑道:“以前你們總不想到廚房來做事,等把所有灶台都加上風箱,看誰還敢找借口偷懶。”
旁邊馬上有人恭維:“還是劉管家體恤我們這些當下人的。”
沈溪功成身退,雖然他才是大功臣,但這件事的重點已不在他身上。其實孫木匠等人都知道風箱的原理,畢竟這東西早在春秋時期就發明了,唐宋時已經有了雙塞式活動風箱,不過隻是用在冶煉業上,根本沒有人想到家用,沈溪所做的不過是捅破這層窗戶紙罷了。
等回到院子見到周氏,周氏馬上拉著沈溪問東問西,沈溪隻能攤攤手:“他們是大人,做風箱的時候都問我,等做好了我就被晾到了一邊。”
周氏有些不滿:“沒想到那些人竟然過河拆橋……對了,你爹呢?”
“爹跟著劉管家去見員外老爺了,劉管家這件事做得不錯,準備給爹請賞,多漲點兒月錢也有可能。”
周氏剛才的不滿頓時煙消雲散,笑嗬嗬道:“那就好,看來不是沒好處。”
一直到夜色降臨,也沒見到沈明鈞和劉管家的人。油燈亮起,昏黃的燈光籠罩四壁,周氏不由擔心起丈夫來,倚在門口等著。
沈溪撇了撇嘴:“娘,你不用擔心,難道爹還會把我們娘兒倆遺棄了不成?”
周氏過來一指頭按在沈溪的腦袋上,罵道:“臭子就不知道點兒好話,我看劉管家得對,你這家夥人鬼大,就是欠揍。”
等了半晌,終於聽到側院門打開的聲音。周氏急忙迎出去,不多時沈明鈞神采奕奕地走了進來,手上提著二斤豬肉,進門便高興地招呼:“這是主家賞的,上午鄭屠戶派人送來,還很新鮮,趕緊做了……”
周氏有些失望:“憨娃子弄了那麼個好東西出來,主家就給了這麼點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