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舫扁錄(1 / 2)

揚州畫舫,始於鼓棚。鼓棚本泰州駁鹽船,至朽腐不能裝載,輒牽入內河,架以枋楣椽柱。大者可置三席,謂之“大三張”,小者謂之“小三張”。駁鹽船之腳船,枋楣椽柱如瓜架者謂之“絲瓜架”。木頂船謂之“飛仙”,製如蘇州酒船,本於城內沙氏所造,今謂之“沙飛”,皆用篙。沙飛梢艙有灶,無灶者謂之“江船”,用櫓者為“搖船”,前席棚後木頂者謂之“牛舌頭”,用槳者為“劃子船”,雙槳為“雙飛燕”,亦曰“南京篷”。杭堇浦《道古堂集》中所謂“八柱船開蕩槳斜”謂此。沙飛重簷飛艫,有小卷棚者謂之“太平船”,覆者為“頂”,以玻璃嵌窗者謂之“玻璃船”。至於四方客卿達官以及城內仕宦向有官船。皆住北門馬頭,非遊人所得乘也。

順治間舫匾:筆錠如意 胡敬德洗馬 小秦王跳澗(前明湖中遊船,謂之遊湖船。船皆有扁,扁上皆用繪事,式如句容剃頭擔等發盤上繪事。至康熙中,乃易佳名。此三扁尚為前明舫扁,李嘯村得之於天寧門街骨董鋪中)。

康熙間舫匾:盧大眼高棚子(棚子即“大三張”。其時畫舫無考,惟盧大眼以販鹽犯罪,改業為舟子,故至今稱之),紅橋爛(大三張無灶,惟此船設茶灶於船首,可以煮肉,自馬頭開船,至紅橋則肉熟,遂呼此船為“紅橋爛”),芙蓉舟虎頭牌(船戶之麵如是,在便益門馬頭),一腳散(是船極薄,人以是語笑之,船遂得名)。

雍正間舫匾:平安吉慶(自國初至此,以繪事為扁,此為碩果耳)。野樂水馬(舫扁書嘉名自此始。二字本張芝叟“小舟勝養馬”句)。勝景遊 王家富絲瓜架(自舫扁書嘉名,凡船皆用粉扁,以待遊人題名,無人題者,皆以舟子之名呼之)。曹世芳絲瓜架乾隆間舫匾:雙柿 扇麵(二者皆舫扁式也,因無人題,遂以其扁式呼之)。樂也 一條梁(船底用一木,此江船製法也。搖船自此入內河)。平山堂 季元普(此舟子名也,三字筆勢遒勁,不知何人所書)。蓮舟 殷實舟 太平船 太平舟 錦春遊 富春遊(舫扁至此)漸(有佳名,此皆丁醜以前之船,迨丁醜後,鑿蓮花埂,浚河通平山堂,遂為巨津,畫舫日增,馬頭分焉,故丁醜後畫舫,另分之於十二馬頭)。

高橋舫匾:星槎 乘龍 發財 淩風舸 如意船 相江行 空明舟 大如意船 雪篷煙艇花月雙清 菊嶼荷塘 且暫蕭閑 李家大三張 王林絲瓜架 李三劃子船 高二劃子船 王三西餅船 王七虎大三張 潘寡婦大三張 陳三驢絲瓜架 冷大娘絲瓜架 桃花庵劃子船 黃毛毛匠大三張便益門舫匾:分波 水仙 載鶴 鏡中遊 碧湖春 錦湖行(是舫有鄭板橋聯句雲:“搖到四橋煙雨裏,撥開一片水雲天。”)黃金錠 如意舟 便宜船 春蕙舫 駕雲遊 彩舟 奪金魁 駕葉舟 衣香人影 元寶絲瓜架 宋上橋絲瓜架 何奶奶劃子船 小張二大三張 大張三大三張 小張三大三張(小張三即大張三之子,是二船本一船也)駱家酒店劃子船廣儲門舫匾:代步 依李 大發 一舸 尋春 大元寶 第一舟 黃花舟 沙棠舟 可以遊 吉祥舟 滿天星(舟子名。)明月舟 宋七江船 孫劃子船 飛江江搖船王家沙飛船 孔五牛舌頭 一搠一個洞(是船本小秦王跳澗,至是巳朽,李複堂題此五字,遂得名)王奶奶劃子船 馬回子牛舌頭 方世章大三張 沈胡子草上飛 王氏兄弟劃子船天寧門舫匾:舫如 扁舟 觀流 舫居 問虹 飛虹 一方 棲雲 代步 問渠 友溪太平舟 太平船 如意舟 得意舟 下鷗舫 鏡中行 歌峽舫 不係園 飛湖引水雲天(《夢香詞》雲:“揚州好,畫舫是飛仙。十扇紗窗和月淡,一枝柔櫓撥波圓。人在水雲天。”)富春舟 書石舟 剡溪舟 壑藏舟 錦春遊 天受引落霞孤鶩 小太平船 王七江船(亦名水馬,已無其扁) 袁九大馬溜 落日放船好 顧家飛雲罩 王奶奶劃子船 薛二和尚牛舌頭 孫二侉子大搖船 曹大寶官劃子船北門舫匾:靜觀 四槳西洋船(是二船皆官船,北人謂之“水住房,南人謂之”水公館,非達官不能乘,故每閑泊嶼渚,以資榜人畫眠) 蓬萊 係園 帶月 訪戴(舟子湯酒鬼,卯飲午醉,醉則睡,睡熟則大呼酒來,故每載人至夜歸,皆舟中客理篙楫,至岸杯盤狼藉,任客收拾,惟聞船尾鼻息囗囗而巳。田雁門為題是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