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1 / 2)

2012年的冬天,一個偶然的契機,我走進了寧波一所特殊學校——達敏學校的大門。之後,我用近半年的時間斷斷續續地與一些患有自閉症、唐氏綜合征和腦癱的孩子相處,認識他們的老師和父母,聆聽他們的悲喜,並作為他們生命和命運的旁觀者,開始動筆寫這部作品。

第一天到達這所特殊教育學校時正是中午,我要去采訪他們的校長——劉佳芬女士,在通往校長室的路上,要經過一個籃球場,有幾個孩子在打球。

我和他們保持了一點距離,看著他們遊戲,又有點擔心被他們發現。因為我還沒有準備好怎麼和他們打招呼。突然聽到有人朝我喊:“老師好!”

我驚訝地扭過頭來,想找到這句彬彬有禮的問候來自於哪一個主人。

那是一個長相奇特的孩子,眼睛之間的距離特別寬,下巴特別短,整張臉似乎被橫向拉長了。後來聽他的老師介紹,他是個“唐寶寶”,一個先天愚型的孩子。

我慌忙地回答他:“你好,你們在打籃球啊。”

“老師,你也來?”

“哦,我運動細胞很少,不會打籃球。”

“很簡單的,我給你示範下。”他一說完,就給我展示了一個完美的三分球。這一投,完全把我對智障孩子的既定印象給打碎了。

他們在我的概念裏,不是應該流著口水傻笑麼?怎麼還能製造出如此完美的弧線?而且每一句話每一個舉動,都像一個受過良好教養的紳士。

“老師,你姓什麼?”他繼續問。

“姓錢。你呢?”

他報了自己的名字。

“錢老師,你投一個。”他把籃球交給了我。我有點緊張,球撞到了籃板,卻跳了出來。正如我對自己的預期,沒投中。

在他身邊的同伴也走過來,問我:“老師,你是什麼老師?”

“我姓錢。”我繼續重複自己的回答。

“你喜歡什麼明星?”

“很多。你呢?”

“我喜歡王力宏,很帥!”

“是的,確實很帥,帥的人總是更討人喜歡。你幾歲了?”

“你猜!”

“十五歲?”

“差不多。十六歲。”

“叫什麼名字?”

“你猜!”

這時,一直在我們身邊給他們當陪練的一位男老師對他說:“小浩,年齡可以猜,但是你的名字不能讓人猜,老師猜不到的。知道嗎?”

他順從地點了點頭,說:“不猜名字。我叫——叫李——李敏浩。”接著,他也投了一個三分球,好像要和同伴一比高下。

這第一次見麵,就讓我對這兩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郎刮目相看。他們不是和正常孩子一樣嗎?喜歡在運動場上表現自己,喜歡談論他們喜歡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