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也真是沒白來,吃了好多正宗的蘇州的特色菜和糕點。那王和均看來對吃的相當有研究,每上一道菜,他就在一旁充當解說員給解釋一番,我從中真長了不少見識。
例如,有一道菜叫“甫裏鴨羹”,這道菜是鴨肉粒配了好多上等畏料,比如像火腿、豬蹄筋、幹貝、蝦米、魚圓、香菇等等,精心烹製而成,五色俱全,異香撲鼻,湯汁濃稠 ,酥爛味鮮,我在宮裏吃過那麼多用鴨子做的菜,似乎都比不過這一道,堪稱是鴨肴中的精品。有誰想得到,這道菜的首創者竟然是唐代的大詩人陸龜蒙!他不做幕僚後,隱居在長洲的甫裏,在宅子旁專門修建了個池子用來養鴨子,朋友來了,就用鴨子肉來招待,有一天,陸龜蒙的好友,皮日休來訪,他就精心烹製了這道菜,皮日休吃後讚不絕口,就問他菜名是什麼,他隨口道:“乃出於我手,名甫裏鴨羹也!”,從此,一道蘇州名菜就誕生了。
除了這道鴨子菜,還有一道“碧螺蝦仁”也讓我印象深刻。蘇州出產名茶碧螺春,這道菜別出心裁地將碧螺春的清茶汁和河蝦仁放在一起烹製,因此,這道菜既有河蝦的美味,又有名茶的清香,可謂別具一格。
蘇州的各種糕點小吃,更是令人眼花繚亂,有一種叫做“袋粽”的小吃,我竟然見都沒見過,它是把上等糯米灌進一種粗長的薄布袋中,燒熟後,將已成型的糯米拿出,用線割成薄薄的圓片,裝在盤子裏,吃的時候,蘸著紅豔豔的玫瑰醬,白中一點紅,色彩上就令人賞心悅目,咬一口,香糯清甜,爽而不膩,佐以香茗,那味道更是妙不可言。
“怎麼樣?晨曦,我沒說錯吧,這些美味可隻有在這裏才能吃到正宗的。”飯局已到尾聲,王和均帶著幾分得意詢問起我來。
“王大哥果然是行家,小弟自愧不如!”我很大方地扔了一頂帽子過去,反正是白吃嘛,送頂“帽子”不虧。我又向今兒的“錢袋子”致意,“孟球兄,多謝你啊,讓你破費了。”
張孟球這回“出血”可出得夠大的,就這一桌,剛剛小二來結賬,收了二十三兩銀子,這還是抹去了後麵零頭的結果。
“哦,哪裏哪裏,晨曦兄快別客氣,應該的。”張孟球似乎答得有些心不在焉。
難道是這回銀子出得多了點,心疼了?
王和均望了一眼張孟球,道,“妹夫,就相信我吧,翟大亮在十天之內絕不可能回來找茬。”
張孟球聽了王和均的話,還是心存疑慮。我也覺得奇怪,十天之內可保平安,那十天以後呢?估計我十天以後肯定是不在這裏了,也沒人可以借給他們了。
“我今兒回去就寫信給幾個熟識的朋友,用不了十天,他們就會來張家,暫時在張家留一段時間,充當護衛。你開春不是要進京赴考嗎?到時候若中了,那翟大亮還敢來嗎?若沒中,就去內務府告去吧,這朗朗乾坤總還有說理的地方吧。” 王和均明明白白地把他心裏的打算說了出來,消除了張孟球的疑慮,也解開了我心中的疑問。
“晨曦,這回你在蘇州能呆幾天?”王和均又回頭問起我來。
“啊?這個……我也說不準,可能兩三天的樣子吧。”
唉,可憐呀,我的行程我做不了主,一切要看康師傅的安排。
“這麼緊?”王和均皺著眉思考了片刻,展眉道,“沒事兒,這兩三天,就交給我安排吧,一定讓你盡興而歸。”我點頭,微笑。看王和均的樣子,應該是精於吃喝玩樂的,蘇州遊交給他,應該不會有啥大問題。
“這樣,一會兒我就先帶你去閶門一帶逛逛,這是蘇州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 王和均果然深思敏捷,片刻間就策劃好了下一個節目。
“我下午有點事,家父出門的時候,囑咐我早點回去,所以可能要拂了王大哥的一片美意了。”那些破壞常寧名聲的惡徒還逍遙法外,我就是玩也玩不盡興啊。
“哦!沒事沒事,那就明天吧。你住哪?明天一早我去接你”王和均的服務真是周到又熱情。
“啊……那個……客棧的名字我忘了,還是我去張家找你吧。”我堆著笑,隨口撒了個謊。住哪裏是絕對不能泄漏的機密,不然先前做的一切掩飾皆是徒勞。
“也行,那就這麼說定了!”王和均一臉的燦爛,沒有繼續追問。
************
剛到拙政園門口,塞圖就跟我彙報說:“主子,翟大亮那夥人就住在興隆客棧,一共來了十二個人,把整個客棧都給包下來了。怎麼辦?”
哦喲,真是財大氣粗啊!這倒是幫了我一個大忙,不用驚動不相幹的人。不過,要抓這些人,就塞圖這幾個人是不夠的,得請示下常寧,派個侍衛小分隊去才行。
於是,我直奔遠香堂去找常寧,他倒是真有閑情逸致,開著窗子,鋪著宣紙,正專心致誌地對景畫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