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章(2 / 2)

然而,這卻隻是第一步而已。如何調和民族之間由於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問題引發的矛盾衝突,才是國家是否穩定的重點。

“將一團黑土混在一大盤黃土裏,充分震蕩融合之後,便再也不分什麼黑土、黃土了。”周妍說道。

所以她執政期間,調和********的首要方法便是同化。

首先,以強大的軍事、政治交涉力,令各少數民族從邊疆遷至內地,分散安置,鼓勵少數民族與漢人通婚。刻意淡化其民族背景,在各方麵政策上對少數民族和漢人一視同仁,既不因為某人是少數民族,向其提供什麼便利,也不因為他是少數民族,便限製他從事某些職業的自由。

“有容乃大,兼收並蓄方為長盛不衰之理。”周妍道,“我漢民族便是中華數千年來許多個在華夏大地上生活過的民族大融合的產物。刻意的強調自我,鬧獨立隻會令親者痛,仇者快,團結起來,利用區域優勢抱團作戰,才能獲得更大的資源。”

可以想見的是,若幹年後,隨著漢族和少數民族的不斷通婚、文化融合,其間的差異和隔閡也終將越來越少,最終新的民族便會行程,團結一致,銳不可當。

國家內部的融合就這樣緩慢的進行中,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而在國際上,隨著蒸汽革命在各國的廣泛進行,第二次世界範圍的海戰終於爆發了。

國與國之間的衝突,說到底便是意識形態和資源分配問題。資源分配便是這次世界大海戰的根本原因,而導火索卻是一群北非海盜。

由於社會化大生產導致產能劇增,單純國內市場自然無法滿足需要,大量的船舶頻繁出入於海港,裝載著大明所獨有的各種特產,如茶葉、絲綢、瓷器等物遠赴海外,不但傾銷東南亞等國,也會沿著海上絲綢之路,繞過好望角,向歐洲進發。

而彼時,海上強盜橫行,更為可氣者是英法等國公開支持自家國民偽裝成海盜,搶劫貨船,借此打擊別國勢力。

當中國輪船在北非沿岸被海盜船隻頻繁搶劫之後,中國商船隊便聯合向朝廷提出了護航的請求,願意從所得收入中取出一定比例,作為軍艦護航的開支。

某次軍艦護航之時,誤入他人圈套,十艘軍艦連同二十幾條商船全部被海盜擊沉。消息傳出,舉國大嘩。於是不待周妍下命令,便由各部尚書侍郎痛哭流涕,聯合上書,請求朝廷出兵攻打海盜,以振中華聲威。

這和原曆史中清朝對外來侵略者的各種綏靖政策、息事寧人的態度截然不同。隻因國富民強,臣民們的腰板挺得直,自尊心頗高。

於是幾百條配備著先進武器的戰艦浩浩蕩蕩,向著地中海海域進發。在直布羅陀海峽附近,於各國軍隊及海盜展開一場混戰。混戰之中,幾座有名的海盜城市遭到摧毀,中國亦損失頗重,但由於後繼兵力源源不斷,補給亦是很足,雖然遠程作戰,仍然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雙方在北非一座叫做休達的城市簽訂停火協議,約定互不攻擊,如有違背,各國共同製裁。

大戰勝利之後,舉國歡騰。從此,中國的商船隊在地中海區域往來自如,白銀亦源源不斷流入中國。

然而對於周妍來說,這卻是最後的狂歡。這般恣意妄為、罔顧世間一切法則體係,自然是要遭到反噬的。在反噬前,她卻尚有心願未了。

她將墨家钜子和道家領袖招至座前,神情嚴肅地各自交付了三個錦囊。

她給墨家的第一個錦囊中,裝著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第二個錦囊中,裝著著名的愛因斯坦相對論。第三個錦囊中,卻對晦澀難明的量子力學理論做了一個簡要的闡述。

她給道家的第一個錦囊,是諾貝爾炸藥的配方。第二個錦囊中,是一張詳盡的元素周期表,其中幾個重要的放射性元素亦被細細標識。第三個錦囊中,則大致闡述了基因染色體的理論。

她相信中國人的智慧,假以時日,能夠在各個領域取得更高的成就,但同時又擔心曆史出現紕漏,導致向某個意想不到的方向一路崩壞。這些錦囊是她對身後事所做的一點安排,但是這安排是否能有用,就是盡人事,聽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