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老年文化工作,發展老年教育事業,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各級公共圖書館、群眾藝術館、文化館、文化站等,要建立老年文化活動中心和活動室,組織老年人開展文化娛樂活動。”老年人有老年人的優勢、希望、追求,滿足他們的要求,就能使他們的晚年生活更充實、更豐富、更有趣、更精彩。作為政府投資的公益事業的公共圖書館,在滿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麵,更應該有所作為。筆者曾做過調查,每天在萊州市圖書館閱覽的老年人約占讀者總人數的25%左右,有許多都是閱覽室的常客,一讀就是半天。有這麼好的老年讀者群,圖書館方麵還會做不好服務工作嗎?古人說:“讀書滋味長”,“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
我們公共圖書館就應該責無旁貸地擔負起愉悅老年讀者的任務,讓老年朋友們樂讀書,讀書樂,樂而健,健而壽。
五、 加大為老年讀者服務的力度
21世紀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世紀。盡管我們麵臨著人口老齡化的嚴峻挑戰,但是老齡化也給我們帶來了發展和機遇。公共圖書館要加大為老年讀者服務的力度,開拓創新,努力做好為老年讀者服務的各項工作。
首先,圖書館領導要審時度勢,增強為老年人服務的意識,把為老年讀者服務當做新形勢下的一件大事來抓。要加強對館內工作人員尊老敬老的思想教育,建立健全一係列為老年讀者服務的規章製度。
其次,要想方設法爭取資金,加大投入。老齡事業是一項新型的社會事業,具有很強的公益性,離不開政府的投入,除了爭取政府多投入一點資金外,還要爭取社會上方方麵麵的財力支持。有了多元化、多渠道的經費來源,就能做到增添讀物,開辟專門服務窗口了。要通過對老年讀者的調查訪問,增加適合老年人閱讀的書籍報刊,並盡量為他們提供“免費”和“優先”等熱情而周到的服務。有條件的可以開辟專門的借閱窗口和服務陣地,如:老年人借書處、老年人閱覽室或老幹部讀書活動室等等。
在節日裏,如老年節,還可舉辦一些專題的老年人讀書活動。
第三,要發展和建立服務網絡,擴大服務的輻射麵。要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的老年人來利用圖書館。網絡服務可選以下模式:送書上門+送書下鄉+為老年大學服務+為老幹部活動中心服務+參與社區活動+贈送圖書+輔導基層圖書館。隻要館領導重視,工作人員主動努力,可以探索出許多新的服務途徑和方法。
另外,還可以利用兒童閱覽室間接為老年人服務。在假期裏,有許多老年人經常帶中、小學生到兒童閱覽室來閱讀書刊。館內工作人員就可利用這一機會與老年人溝通,向他們介紹館藏,推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薦優秀書目,探討輔導孩子讀書的方法,聽取他們對館內工作的意見等等。這樣做可以更好地為少年兒童讀者服務,還滿足了老年人的需求,又有利於改進館內工作。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萊州市圖書館兒童閱覽室在學生的假期中曾舉辦過“講傳統、樹新風、老少猜謎接力賽”、“祖孫同樂猜燈謎”等活動,讓祖孫兩代人共同參與讀書活動,既提高了兒童們的閱讀興趣,增長了知識,又豐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使其盡享天倫之樂,效果甚佳。
我們通常把老年比作夕陽,但老齡事業卻是朝陽事業。願圖書館為老齡讀者服務也像朝陽一樣,先有一個良好的開端,進而獲得長足的發展。
(原載《山東圖書館季刊》200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