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噩夢終結(1 / 1)

內亂使原本這個美好的國度千瘡百孔。外侵來襲,肆意的踐踏、掠奪著這個國家的一切。

百姓更是飽受外來者的一切怒火。這個國度的當權者們可能永遠也無法感受到百姓們所受到的一切。

戰火讓原本繁榮熱鬧的京都一切都變得麵目全非。城中的建築殘破不堪,飽受戰火牽連的百姓,每日都過著惶恐不安的日子。

次年,戰爭終於結束。天下百姓終於可以安逸過生活,每張臉孔都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各地的歡躍聲更是不斷湧現。

這可能是百姓一生最幸福的一天。戰爭時期,風餐露宿對於他們都是一種奢侈,他們千盼萬盼就是奢求著這一天的到來。

盡管如今是居無定所、溫飽也成問題,但百姓們擁有一雙勤勞的雙手。無住處,可以建造;無食物,可以栽種;無衣物,可以製作。

天下百姓不關心誰當權,百姓們關心的是一個安定的環境,他們需要的也隻是一個安定的環境。累時有張床,餓時有碗飯。他們是一個被忽視、踐踏的群體,永遠最容易滿足,也永遠最辛勤。

之所以有國,國之繁華、國之文化,都是這些被忽視的群體一手手辛勤鑄造出來的,他們為之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他們才是國之根本。

城內一隊隊兵士嚴肅的巡視著每條街道,城門的兵士嚴謹的盤查著每個出入的行人。

一中年男人不緊不慢地走過每條街道,望向疾苦百姓也隻有無限感慨,每走到一個城中標誌性的地方,那些原本的標誌如今已成一堆廢墟,中年無限感歎,彷佛他始終是一個置身事外的人,除了感慨就隻有感歎了。

太陽西落,中年人走向城門。在夕陽的照射下,隻殘留著被盤查的背影。

“終於結束了,噩夢也該到頭了。唉!”中年人感歎道。

中年深情望向京都,仿佛放下了壓在身上的千斤石,眼中滿是輕鬆。在這一刻,他整個人仿佛隱隱的有著一種質變。

雄偉、筆直的身影終於離京都越來越遠,慢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