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武當解散(1 / 2)

茫茫夜色,郭燁古在樹枝山石之上縱躍穿梭,轉眼奔出數十裏,隻覺心中暖流舒緩流動,豪氣迸發,絲毫不覺疲倦,如今的郭燁古內力修為世間恐無人能比,更何況每過幾日內力便增長幾分,似永無止境。

郭燁古第一個目標便是武林北鬥的武當派,張三豐是郭燁古一直以來敬仰的對象,又因原著張三豐感情上的淒慘而更加關愛。

來到武當地界,滿山的蔥鬱,伴隨著鳥鳴溪流,卻是風景秀麗幽雅寧靜,絲毫沒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來者何人”一個道童喊道

“在下郭燁古,有要是求見張真人”郭燁古運足內功朗聲道,如此內力,千裏傳音自不在話下,整個武當內力修為到達一定境界的人物都能清楚的聽到。

張三豐一怔,想當初襄陽武林大會,身在局外清楚當日郭靖全家必是遭受陷害,因為顧及武當周全沒有挺身而出,這些年來一直陷於自責,聽到郭燁古的求見,心中大喜急忙吩咐道:“速速下山,請郭公子上殿”

郭燁古來到三清大殿,氣勢雄偉,建築頗具匠心,真乃清修聖地。

“郭燁古拜見張真人”郭燁古禮貌施禮緩緩說道

“郭少俠能逃過當日之難,實是仙人之福,老道於當日不舉實感愧疚,還請見諒”張三豐正色道

郭燁古感覺百歲的張真人卻是實稱萬分,在眾弟子麵前沒有絲毫做作的跟自己一個20出頭的青年道歉,卻是心中多年的埋怨化為一縷青煙,飄散而去。

隨即說道:“張真人言重了,那日之事已然過去,我今日前來拜訪卻是有要是商議”說話時已經不似求見之時的盛氣淩人而是歸於平常

張三豐疑問道:“郭公子有何要事,大可說來”

郭燁古顧慮的看了看周圍並未說話,張三豐清楚了郭燁古的用意笑道:“郭公子請隨老道書房一敘”

來到書房,郭燁古看了看張三豐又看了看跟隨前來的七位徒弟,張三豐正要支走七俠,郭燁古攔道:“不用了,武當七俠乃江湖豪傑,個個為人正直,值得信賴,一起商議自然更好”

郭燁古此話一出聽的張三豐和七俠個個眉開笑顏,原來隻要是人都愛聽好聽的,愛帶高帽子。

郭燁古把天龍教的一些事情據實說了出來,又把自己的計劃說了一番,張三豐聽完後緩緩道:“當日郭大俠之事,我已感蹊蹺,多年來一直探查,對天龍教有了些許了解,清楚他們的險惡用心,一直擔心武林乃至百姓的安危,隻是我一個百歲老人,實是有心無力啊,如今郭少俠挺身而出,擔此重任,老道自是全力支持,莫說武當,就是老道和七位徒兒的性命也不在話下”

郭燁古微笑道:“素聞張真人是得道之人,今日一見卻是真正明了,既然這樣就請張真人吩咐眾弟子散布我在武當的消息,迎接生死考驗,真人您隨著七俠一同前往桃花島共謀大事”

宋遠橋急忙說道:“既然生死考驗我等豈能拋開武當眾人獨自離開,三弟傷殘多年隨師傅前往桃花島,我宋遠橋、俞蓮舟、張鬆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穀願留守武當與武當共存亡”

郭燁古不屑道:“武當七俠俠義讓人敬佩,但是以卵擊石何嚐愚鈍”

殷梨亭回道:“郭少俠如此誇大天龍教,是否怕了他們”

郭燁古回道:“七俠哪位有信心勝得過我爺爺黃藥師,當年桃花島尚且逃脫不了滅島之災,試問幾位如何保得武當周全”

眾人一陣沉默,郭燁古看出幾位心中不服,朗朗道:“在下武功頗淺,願領教一番武當真武七截陣,是否如願”

眾人心中一驚,暗自思量此人如此年輕,卻是張狂不已,宋遠橋朗聲道:“請了”

郭燁古跟隨眾人來到較場,笑道:“在下為了得到消息把隨身帶的青虹劍給當了,可否賜劍一用”

眾人又是一愣,劍乃劍客生命,豈可輕易丟之?如此青年卻也是少見,心中不免有些喜歡這個不羈的青年。

張三豐悅色道:“我這裏有我一把青年時候帶的魚腸劍,你暫且一用”

郭燁古接劍抱拳相謝,朗聲道:“各位請了”說話間已經飛身劃出劍氣襲了過來,眾人一驚急忙躲避,心中暗自思量,此青年仰仗自己的內功深厚卻是不按常理攻擊,如此怪異須謹慎小心,不然恐陰溝翻船,七俠立即施展梯雲縱各自站好真武七截方位,施展陣法,全力攻擊郭燁古。

郭燁古沒有立即使出禦劍術而是使用融合了胡家刀法的全真劍法,郭燁古給他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靈刀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