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寧把自己從進入鎮國公府,再到離開鎮國公府的事情想了又想,從而確定了兩點。第一點是大郡主不會幫大公子,也不會幫威遠侯,可是她不確定鎮國公會如何。第二點是大郡主對鎮國公府的前途擔憂,而為何會擔憂呢?鎮國公手裏有軍權,還有何可擔憂的。這第二點是鳳寧想不明白的,所以鳳寧尋來白玉,把自己想到的兩點告訴了白玉。鳳寧知道白玉一定會告訴蘭陵的,璣在並不適合去打擾蘭陵,在生死存亡的時刻,有些事情還是必需蘭陵自己去想,去做的。而自己能做的事情,就是陪著他,等著他。
威遠侯的大軍已經直逼城下了,蘭陵隻能盡可能把京城內的軍隊均出來。先去守著城樓,不讓威遠侯的大軍再前先一步。京城有三層層樓,威遠侯如今在第三層外。看似離內城還遠,可是當第一層破了之後,第二層,第三層隻會更加容易。士氣就是如此,因為第一層守不住,後麵兩層的將士們都會因此池氣,而這池氣自然就會助長敵方的氣勢,自然就會讓敵方得勝了。
所以蘭陵的旨意下的很清楚,一定要守死第一層。蘭陵已經把東場裏麵可以調的人,全調過去幫著守第一層。接著蘭陵就下旨,讓鎮國公府出兵援助京城之困。至於鎮國公府會如何,蘭陵隻是在等一個態度。若是鎮國公有任何理由拒絕,那麼第一時間就必需要控製鎮國公府了。至於京城外一萬鎮國公府的士兵,他們確實聽命於鎮國公府,可是他們同樣聽命於皇上。蘭陵想賭一把,看看這些士兵們,能不能從鎮國公的陣營內走出來。轉而支持自己這一係。
蘭陵的想法是好的,可是眼下卻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鎮國公夫人看著手裏的聖旨,心裏冷笑,此時想讓鎮國公府出兵,是不是太小瞧鎮國公府了。威遠侯一個小小的侯爺都敢反,鎮國公府世代為國為民,駐守邊疆且不說,就說為了這天下百姓,為了守住鎮國公府的世代富貴,這旨也不能接了。接了就是同意出了兵。鎮國公夫人也想奪這天下,所以她一早就去信給世子,讓世子不必支援,就等著京城裏亂了,到時候再直接殺進城,坐收魚人之利。當然這看似有些不大光彩,可是細細算起來,這得天下的皇帝,又有幾個光彩過,若是誰都守著臉麵,守著君臣之禮,這天下就不會由人奪了去,隻會一代一代傳下去了。
蘭陵並不理會鎮國公夫人的冷漠,直接命人把鎮國公府圍了,既然鎮國公夫人想反,那就休要怪自己心狠手辣了。鎮國公夫人料到自己會讓抓,可是沒想到會這般快,總以為皇上多多少少看在鎮國公的臉麵上,也許會寬限自己幾日,或者與自己磨磨嘴皮子吧!可是哪想,這九千歲直接命人把鎮國公府圍了,這讓鎮國公夫人相當的氣惱,不就是不接聖旨嗎?看你能耐我何?
蘭陵根本懶得丗鎮國公夫人置氣,看來自己猜測的全沒有錯,鎮國公府也有人坐不住了,也有人想要反了。隻是不知這是老鎮國公的意思,還隻是鎮國公夫人和世子的意思。當然蘭陵希望是後者,這樣還有收拾殘局的法子。可是若是鎮國公也想反,這可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