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南北交彙的自然環境是怎樣孕育了湖北人?湖北的區域很大,不同區域裏生活的湖北人也有很大的個性差別。但其區域內的民間文化生態卻具有很強的一致性,與外部周邊地區有較大的差異。這種區域文化的形成與這一地區的自然經濟環境、人文背景都有很大的關係,因而解讀湖北人,有必要對其地理環境和曆史人文做一個大致的巡禮。
1.地理區域屬中國的正中
中國96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組成了一個形似公雞的不規則圖形,不規則就意味著很難說清中國的正中心在哪個位置。但要問哪一個省到全國各地最近,連小孩也會說是湖北。從地圖上看,湖北是北上北京,南下廣州,東去上海,西到西藏,而且也都不遠不近。
那麼,湖北究竟是南方還是北方?北京的人說湖北是南方,廣州的人說湖北是北方。如果以淮河為界,湖北應當算是南方,而湖北以南的人則認為自己是北方人。
湖北既沒有東部地區率先發達的優勢,又不屬於國家重點開發的西部地區。因此,一段時間以來,在這個經濟至上、談論“前途就是錢途?”的時代語境裏,湖北沉默得簡直失語,平凡得幾近被人輕視。
實際上湖北真正處於中國的正中,南有廣東、江西,北有河南、河北,東有安徽,西有四川,所以這個地方兼具了東西南北的特性,冷起來凍死人,熱起來熱死人,也可說是南方,也可說是北方。但習俗更接近南方。
就習俗和性格來看,河南的信陽人似乎更像湖北人一點,而湖北的襄樊人則同河南人要相似一些。因此,河南人把湖北人叫蠻子,湖北人則把河南人叫侉子。
作為湖北省會城市的武漢則把這種地域的特性表現得淋漓盡致,夏天熱起來的時候,恨不得把人給烤幹。而到了冬天,因為南方沒有暖氣,所以感覺室內外溫度差不多。北方雖說冷,但別人有火炕和暖氣啊,北方外麵雖然冰天雪地,一進室內卻是溫暖如春,熱氣撲麵;南方的其他地方雖說不暖和,但也不至於像武漢那麼冷到透徹心骨。
因此,湖北人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中部人,不南不北,不東不西。湖北人既有北方人的豪爽,也有南方人的聰慧。湖北人兼具南方人和北方人許多優點和缺點。湖北人具有全國大部分地方人的特點。然而,在近一段時間的地域文化熱裏,湖北人似乎成了不受歡迎的群體。
最近出現不少對“湖北人”的評論性文章,大都是對湖北人的批評、指責。一個姑娘去一家公司麵試,對方一見簡曆的籍貫欄寫著湖北,就趕忙說:“我們已經招完了。”這不僅是個例子,更是上升為普遍現象,湖北人究竟怎麼了?
有人說是湖北人太奸猾了,有的人認為湖北人太野蠻了……其實湖北人的這些特性在其他地方的人身上都有,隻是湖北人兼具了南北的性格,而更顯眼罷了。
眾所周知,特定的地理環境和曆史文化塑造特定的國民性,換句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湖北的區域很大,不同的區域裏生活的湖北人有很大的個性上的差別,因此,湖北的地域性格很難一言蔽之。比如地道的武漢人與地道的荊州人、宜昌人、仙桃人、孝感人、天門人、恩施人、黃石人等等不同地方人對比,他們的個性差別真是太大了。
但要明確的是,湖北省的文明程度、湖北的文化、湖北的整體風貌肯定不是全部由地道的湖北人創造的。一直覺得,對一個國家也好,對一個區域也好,精英創造文化,平民創造習俗。因為有了屈原,湖北人可以驕傲地談楚文化;因為黃牛峽人對牛的依戀和對豐收的渴盼,所以有了祭牛習俗。
很多人僅僅抓住“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這句俗語來談“湖北人”,每每很難深入,談來談去就膚淺了。如果去考證一下,你會發現,這句古語裏的“湖北”的區域和人群,與現在的“湖北”行政區劃的區域和人群早已有天壤之別。戰爭、遷徒、交融、碰撞,使得生活在湖北省這個行政區域裏的人,被稱為“湖北人”的人,有了新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