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他可是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才被調回來位列台閣的。
可徐天華又憑什麼呢?
可任由這底下萬千大臣無限遐想,依舊阻攔不了那一道聖旨的發出。
嘉景十四年四月初十,嘉景帝下旨令原蘇浙總督徐天華調任戶部尚書。
看著調任徐天華的聖旨,眾人都感到唏噓不已。
三十來歲的戶部尚書啊!
而且從他在地方的手段來看,徐天華對於手下的掌控力是十分之強的。
如果稍微有不順,他可能就會對手下進行調整。
完全不是之前楊東庭那位好好先生。
雖然他撥錢不痛快,但是他對待手下人還是極為友善的。
徐天華站在戶部的大門前,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
陽光灑在他身上,仿佛為他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環,映襯著他那堅毅的臉龐。
他知道,從今天起,他將承擔起管理國家財政的重任。
當然了,在許多官員私下討論的時候,也會尊稱一聲“計相”。
在本朝,由於太祖給戶部賦予了許多新的職權,讓他的地位一躍超過執掌天下兵馬大權的兵部。
畢竟你就算能調撥百萬大軍,也總得靠著財神爺給你發糧餉吧?
在六部當中的特殊地位,更是僅僅次於吏部。
畢竟吏部掌管著天下官員的官帽子,是當之無愧的六部之首。
戶部官員們來來往往,或低頭沉思,或高聲討論,但是隻要一見到了徐天華,全都躬身行禮問好。
畢竟這以後就是他們戶部的老大了。
徐天華走到自己的辦公地點,享受著無與倫比的權力加持。
一言可定天下財富的分配,這是一種多麼可怕的權力加持!
享受過後,徐天華就開始了解了當前國家的財政狀況,包括預算、收入、支出、債務等方麵的情況。
畢竟隻有知曉了基本業務,以後皇上問起來才能對答如流。
雖然現在沒有進入內閣,但是刑部,工部,禮部和兵部不也沒進入內閣?
在嘉景帝最新明確的內閣成員名單裏麵,隻有吏部的王宏遠進入內閣擔任次輔,輔佐著首輔袁立槐處理天下萬事。
這也是嘉景帝控製天下的一個手段,會定期更新內閣的名單,來確保下麵的文官有一個往上爬的勁頭。
畢竟一旦進入到了內閣之中,那可就是走到了文官仕途上的最後一層,真真正正光宗耀祖的存在。
君不見王宏遠自從進入內閣之後,他的家族就將族譜重訂,將王宏遠排在了第一位。
當然了,這也有可能是一種討好。
畢竟王宏遠身居要職,隨便抬抬手都能讓整個家族的人得到騰飛。
翻看了一會兒賬目之後,徐天華也是感到一陣無聊。
隨即,便開始研究起來戶部的人事調動。
畢竟人事調動,才是徐天華的強項和主營陣地。
背靠天下第一大部,再加上自己是戶部尚書的有利地位,他想調整誰,還不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其他幾個部也知道分寸,不會貿然幹涉他們的人事調動,最多隻會對一些五六品的小官進行推薦,再往上就破壞規矩了。
畢竟他們不是吏部,人家想怎麼調整官員都是有著規章製度來的。
他們要是調整官員,多多少少會落下一些把柄給人家。
於是,徐天華就借助身份便利,從吏部那裏取來了戶部四品以上官員的所有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