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章 “刨”出新門路(1 / 1)

靈泉鎮五泉村返鄉民工李祖宏,近來可成了遠近皆知的名人。春節期間,鎮上組織返鄉民工座談,他是座上賓。前不久,鎮裏召開經濟工作會議,又請他上台介紹創業經驗。

2008年8月,他所在的廣東某家具廠因受金融危機影響,出口訂單少了,除保底工資外,收入大不如從前,本就懷揣創業夢想的李祖宏覺得返鄉辦廠的時機到了。他用多年攢下的20多萬元,從廣東采購了刨、切割、裁板、打模的10多種設備回到家鄉,令鄉鄰們目瞪口呆。一心盼著兒子發財的父親,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李祖宏沒有讓父老鄉親失望。他和侄兒合夥籌資30多萬元,僅用一個月時間,就在家門口辦起了占地600多平方米的盛宏實木豪華門加工廠,半年獲利5萬餘元。春節期間,一下接了宗6萬元的訂單,他的創業故事迅速傳開了。

現在,李祖宏的加工廠可生產70多個花色品種的實木門,僅2008年下半年就生產了500套。目前,他正盤算著在今年生產1500套的基礎上,明年達到年產5000套的規模,創產值500萬元以上,逐步將其打造成本鎮的支柱產業。

李祖宏的打工史是從1999年開始的,當年29歲的他,還隻是個甩起胳膊揮舞刨、銼、鋸侍弄平常木工活兒的鄉村木匠。2002年,他在佛山一實木門廠當技術員,從此幹起了放樣、質檢之類的技術活,操弄的也是精密裁板鋸、彎頭磨光機這些新玩意兒。從一般木工到放樣技術員,李祖宏一步步走近了他的創業理想。

10多年前,李祖宏一家還窮得丁當響。5兄妹擠在三間土牆屋裏,父親腸梗阻,動了兩次手術;母親長年臥病,兄弟幾個沒一個讀完初中。為改變命運,他養過雞、種過瓜。有一年,一口氣種了十幾畝西瓜,趕上收成好,賺了6萬元。父親想用這錢蓋幢樓房,好給兒子結婚成家,可李祖宏的心裏卻另有主意。他聽說建窯燒磚有錢賺,就用這筆錢辦起了磚廠。那是1995年的下半年,眼看箍窯就要出磚了,鄰鎮一個體老板背了一蛇皮袋錢來購磚,李祖宏喜出望外。不料,打開窯門一看傻眼了,燒的磚火候不到,全是豬肝色的廢品,一年的西瓜錢就這樣打了水漂。

首次創業的失敗讓李祖宏不得不遠離家鄉去廣東打工,等待再次創業的時機,可這一等,就是9年。

實木門加工是一項藝術性很強的精細作業,從進料、選料到放樣、開料、打模與組裝,有近20道工序,因受技術與原材料的限製,目前內地幾乎還沒有同類加工廠,省內市場上的實木門大都是從廣東進的現貨。李祖宏看準這個產品和市場,決定把實木門的生產作為他再創業的機遇。目前,李祖宏生產的實木豪華門在澧縣、臨澧、安鄉、鼎城已成為搶手貨。

為適應市場的擴張,如今李祖宏又開辟了700平方米新廠房。為此,鎮裏專門為他調劑用地,簡化相關手續。政府的支持,廣闊的市場前景,讓李祖宏對未來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