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章 靠別人不如靠自己(1 / 1)

吉林省延吉市朝陽鎮的東新村是延邊大白菜產地之一。2008年8月5日是村民陳麗欣家從地裏起白菜的日子。這一茬陳麗欣總共種了5畝地的大白菜,每畝地大約能收2200棵。

東新村的大白菜從來不愁賣,有一個城裏人總會按市場價定期來收購。人叫金昌植,朝鮮族,今年53歲,原本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打工者,2006年他回到延吉市依蘭鎮創辦了一家辣白菜廠。如今,金昌植的辣白菜廠的資產超過1000萬元,每年生產辣白菜1000噸以上。延吉市大白菜種植麵積超過500公頃,金昌植每兩天就要進村收購一次。

金昌植做了幾年辣白菜生意,然而就在兩年前,他經曆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轉折。金昌植原本一直做辣白菜出口日本的生意,積累下1000多萬元的資產。但2005年以後日元彙率持續走低,金昌植的辣白菜出口生意做不下去了。2006年秋天,金昌植決定把生意轉向國內。原本以為做內銷要比做出口容易得多,考察之後他才發現,想要在國內市場站住腳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金昌植首先想到把辣白菜賣到大城市的超市裏。因為城裏有一些漢族人特別喜歡朝鮮族的泡菜,還有一些韓國人、日本人等都非常喜歡。後來金昌植突然意識到,靠別人不如靠自己,幹脆自己來做直銷,地點就定在延吉。

對延吉人來說,辣白菜是三餐必備的最普通的一種泡菜,然而製作起來卻比較費時費力。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延吉人選擇直接購買成品辣白菜食用。這雖然是個商機,但金昌植也發現,這裏同類產品已經多達四五十個品牌。他意識到,要想被人認可就必須保證產品質量。製作辣白菜,幹辣椒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用於製作辣白菜的幹辣椒不能用水洗,手工製作時通常用幹棉布逐個擦去幹辣椒表皮上的灰塵。金昌植車間裏的這幾台機器專門用來把幹辣椒吹磨幹淨,再逐步打磨成辣椒粉。其中第一道工序,就是用這台機器分離出辣椒籽。

金昌植堅持要做高質量的辣白菜,生產成本自然也會高。這樣,他的辣白菜在延吉市場就成了價格相對較高的產品。很快,他正式成立了直銷店,還在百貨商場設立了產品專櫃,就是要賣這當地人再熟悉不過的辣白菜。對金昌植來說,隻有持續賣出大量產品後才能回收投入的資金。為此,他首先關注的是自己的銷售團隊。跟銷售行業的許多公司一樣,金昌植給直銷經理發放的是績效工資,當月賣出的產品越多薪酬就越高。2007年初金昌植發現,幾個直銷經理賣出一種口味的產品之後,就會一直銷售這種產品,而不願去推廣新產品。金昌植認為,問題就出在了績效工資上。他就把直銷經理的收入跟企業年銷售額掛上了鉤,大家從各賣各的變成了互相幫助。為了能提高績效,他們更關心有長遠意義的產品和客戶,還有意提高了服務質量。於是認可金昌植產品的顧客越來越多。

2007年5月,金昌植僅一個直銷店的日銷售額就達到了1.5萬元;同時,直銷店和產品專櫃形成了互補。一年之內,他在延吉的銷售額就達到了400萬元。然而即便如此也還是不能完全解決年產1000噸辣白菜的銷路問題,金昌植想要再尋找新的市場。2008年春節後,金昌植來到長春住了半個月,天天走街串巷考察市場。金昌植認為,他的產品的中高檔路線正好符合長春人的品牌意識,他決定在長春建立第二個直銷市場。那麼,在這裏建立新團隊應該用什麼樣的人呢?

2008年4月,金昌植錄用了三個大學畢業生作為骨幹,正式成立了長春分公司,而他本人一周隻來這裏工作一天,大部分時間留在延吉。對此,許多人都認為金昌植的做法太冒險。

林學巍是個急脾氣,性格外向,善於與人溝通,金昌植就讓她專門負責跑銷售。林學巍首先找到長春一家新開業的大型超市,新超市希望引進更多品牌的商品來提高競爭力,林學巍抓住對方的心理,成功地把產品送進了這家超市。

主要負責人事工作的鄧寧是個性格內向又細心的人。看到林學巍很快就有了銷售業績,鄧寧坐不住了。在金昌植長春分公司門口有一個小型夜市,這裏每晚都有大排檔營業。鄧寧就以此提出了一個銷售方案,每周選出一個傍晚,在公司門口做辣白菜現場品嚐。

負責財務工作的權可玲,性格隨和,善解人意。金昌植把這三個人組合在一起,讓她們各展所長,不到三個月,長春分公司的銷售額就突破了20萬元。

金昌植:“年輕人是沒寫過字的一張白紙,那麼我怎麼寫就是什麼。性格上有一些反差,但是也有互補。如有一個人開拓能力比較強,還有一個人比較穩重,那麼這兩個互補之後能頂上一個年紀大的、有經驗的人。”在工資製度方麵,金昌植仍然采用了延吉的做法,實行績效工資。

2009年,金昌植還會到其他城市開拓新市場,到時候他仍然要做直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