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我還在學校讀書,當時沈陽隻有三個地方能夠收看台灣地區的電視節目,其中之一是我導師的家。導師用錄像帶將節目錄下來,上課的時候用20英寸的電視機放給我們看。於是,在全國人民都在收看《綜藝大觀》、《正大綜藝》、《快樂大本營》的時候,我們看到了《非常男女》、《鏗鏘三人行》、《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和《娛樂百分百》等不同風格的電視娛樂節目。對電視娛樂節目的熱忱從那時起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進入2000年,隨著互聯網的發達,可以看到的電視娛樂節目越來越多,歐美、日韓、我國香港和台灣地區,自然也包括我國幾十家電視台的眾多節目。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在網上經常可以看到不同節目的論壇,會員數量驚人,帖子數量更加驚人,有些評論一針見血,有些觀後感悟則令人不由得怦然心動。於是,傳播學畢業的自己也漸漸萌生了寫點兒什麼的願望。這一想法幾經沉澱,到2009年底開設了“電視娛樂節目賞析”這門選修課後才終於動筆。
由於接觸韓國電視娛樂節目較多,所以選擇了它作為這項研究的開始。第一次接觸韓國電視娛樂節目是在2004年,在PPLive上初見到《情書》,立刻被其吸引,原來娛樂節目也可以做得如此敘事化。之後又陸續接觸了《情書》的前身《天生緣分》、與《情書》一起雄霸韓國娛樂節目市場的“Xman”、《夜心萬萬》等。
從純粹的欣賞開始,到思索節目的構置與娛樂方式,不知不覺地進入了研究的軌道。那時寫了一篇小論文《中韓娛樂節目比較分析——由<;情書>;登陸中國想到》,簡單地談及了韓國娛樂節目中值得借鑒之處。
時隔六年,韓國娛樂節目自身已經經過了幾輪洗禮,從早期的婚戀類節目盛行,到中期的青黃不接,到目前的實戰綜藝風光無限,隨著觀眾口味的不斷變換,節目類型也不斷調整。縱觀這幾年的韓國娛樂節目,能夠支撐五年以上的實屬少數,每年春秋兩季的改版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動,這可能也是其不斷誕生新意的原因之一吧。
近幾年對韓劇、韓國文化的研究比較多,而在觀看韓國電視娛樂節目的時候發現,這些娛樂節目與韓劇一起充當著傳達本國文化的強大功能,特別是網絡的發達,使其在很多國家都擁有龐大的收視群體,影響不容忽視。於是,產生了進行係統研究的念頭,希望能夠在這一領域的研究中盡到一點微薄的力量。
寫作這本書並沒有想得那麼容易。除了盡可能地收集並觀看在國內觀眾中口碑較好、人氣較高的節目資料外,還詳細地閱讀了韓國的文化產業特別是韓劇方麵的文獻,其中的研究思路給了我很多的啟發。但由於種種限製,對於韓國娛樂節目的研究資料多來自於互聯網,局限於比較受中國網民歡迎的收視率比較高的節目,故缺乏整體性的、全局的視角,難免會出現以偏概全以及觀點不當之處,敬請專家、同行批評指正。另外在寫作過程中,使用了很多節目的截圖,其中有些節目來自於互聯網上的視頻或者播客網站,如優酷、土豆等,在此對這些內容的上傳者和維護者表示深深的謝意。
終於成書之際,心裏還是有了許多的安慰。盡管還有諸多不盡人意之處,但畢竟蘊含了自己的心血和努力,希望它可以成為一個好的開始。
王憬晶
2010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