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潛伏就是好多年。”
聽到南浦雲絮絮叨叨的話,餘驚鵲拿捏不準他的意思,難道是想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南浦雲沒有管餘驚鵲心裏想什麼,自顧自的道:“因為工作要求,他不能見自己的妻子,也不能見自己的兒子,女同誌也生下了一個兒子,他們組成了一個三口之家。”
“你猜猜他前一段時間,去偷偷看自己親生兒子的心情。”南浦雲終於問了一句。
餘驚鵲將嘴裏的煙頭吐掉,開口道:“激動,思念吧。”
南浦雲搖頭,顯然餘驚鵲的回答不對。
“如果我隻有愧疚,你相信嗎?”南浦雲問道。
“隻有愧疚?”餘驚鵲有點不理解,一個父親,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覺得愧疚自己的兒子這一點餘驚鵲能理解,可是為什麼隻有愧疚呢?
南浦雲看到餘驚鵲不解的樣子,他笑了笑繼續道:“我再舉一個例子,他的親生兒子,有一年摔斷了腿,他很自責,心裏很難受。”
“但是在他身邊長大的那個女同誌的兒子,有一年發高燒,他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
這個例子,在餘驚鵲的腦海裏麵,轟然炸開。
看到餘驚鵲不話,南浦雲繼續道:“親情已經畸形了你明白嗎?”
“他對自己的親生兒子沒有感情,他的親生兒子對他同樣沒有感情,他反而對從在自己身邊長大的,女同誌的兒子充滿了父愛的感情。”
“所以他隻剩下了愧疚,他想要自己變得有父愛,卻發現好像在看一個陌生人一樣。”
“人們都血濃於水……”
南浦雲的這個故事,讓餘驚鵲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這個為了國家,為了人民,選擇潛伏下來的人,他失去了很多東西,甚至是對自己兒子的愛。
不是他冷血,而是他很多年,都沒有見過自己兒子一麵。反而是朝夕相處的兒子,讓他將父愛全部傾注其中,就如南浦雲所,親情變得畸形。
他可以對女同誌的兒子有父愛,這沒有錯,但是他卻失去了對自己兒子父愛的能力。
“他很怕,他很怕哪一和自己兒子相認,兩個陌生人,坐在一起,尷尬的不出話來的感覺。”
“眼神之中沒有感情,有的隻有愧疚,隻有想要補償,卻沒有那種揪心揪肺的思念。”南浦雲的故事,讓餘驚鵲心裏更加痛恨日本人。
如果不是日本人,怎麼可能造成這樣的家庭悲劇,這個事件裏麵都是可憐人。
女同誌的丈夫死掉,她還要繼續戰鬥,她的兒子沒有了爸爸。
男同誌的妻子常年不能見麵,兒子更是漸行漸遠,形同陌路,這其中有一個幸運的人嗎?
如果不是日本人,不會造成兩個家庭悲劇。
南浦雲告訴自己這些幹什麼,是想要自己評價他們,對他們產生同情,然後自己是反滿抗日分子嗎?
“故事很震撼,但是我不知道你想要表達什麼。”餘驚鵲頭也不抬的道。
震撼?
震撼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這個感情,這種讓人變得不是人,讓父親變得不是父親的這種感情,顛覆了大家的認知,才會讓人覺得震撼吧。
PS:感謝葉色沉沉的打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