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嫻的身體,在餘驚鵲手裏慢慢變涼,開車送去醫院,醫院搖頭示意沒有搶救價值,人已經死了。
看著病床上的屍體,葉嫻和周介之都躺在這裏。
餘驚鵲的腦海裏麵,亂糟糟的。
萬群收到這個消息,示意大家都可以散了,句實在的,萬群沒有想到葉嫻會這麼做。
有信仰的周介之可能不怕死,為什麼葉嫻也不怕?
葉嫻可沒有信仰,她可不是地下黨,更加不是反滿抗日分子。
不清道不明……
死了?
葉嫻居然死了,在周介之答應告訴萬群一些情況,換取葉嫻活著,去和周介之過好日子的情況下,葉嫻選擇了死亡。
在林山月已經死了,葉嫻現在一家之主,和周介之馬上要幸福美滿的時候,葉嫻選擇了死亡。
為什麼會是死亡?
葉嫻明明沒有信仰,她不是反滿抗日分子,她活著不好嗎?
從醫院出來,餘驚鵲被冷風吹的臉頰生疼,卻不能保持腦海的清明。
葉嫻選擇用自己的死,維護周介之信仰的高尚。
這是什麼精神?
走在回家的路上,餘驚鵲半路寫了密信,放在陳溪橋的信箱之中。
他不想去見陳溪橋,他感覺自己的臉頰火辣辣的疼。
他和陳溪橋,居然想著怎麼才能讓周介之和葉嫻不開口。
甚至是還有見不得人的想法,但是葉嫻呢?
用事實,將餘驚鵲和陳溪橋的臉,打的紅腫。
她是一個弱女子,她怕死,可是在這個時候,她麵帶微笑而去。
她不在乎自己現在一家之主的風光,不在乎自己腰纏萬貫的富足,不在乎自己和周介之雙宿雙飛的歡喜。
她隻在乎周介之開心不開心。
她隻想要周介之幹幹淨淨的來,清清白白的去。
她的周介之,是英雄,一直都是。
葉嫻陪伴了周介之最後一程,她笑的異常歡喜。
她喜歡這樣的感覺,死在周介之懷裏,幫助周介之做出選擇。
那一刻的葉嫻,一定是開心的。
臉上的笑容不是偽裝,是發自內心的歡愉。
她微笑著,不帶絲毫恐懼,沒有任何留念,生前事不曾影響她一分一毫。
死在周介之懷裏,在周介之懷中咽下最後一口氣,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葉嫻沒有享過福,年紀輕輕嫁給林山月,心中痛苦隻有她自己知道。
她不恨周介之,在知道周介之的選擇之後,她更加堅信自己喜歡的男人,值得自己喜歡。
她餘驚鵲不如周介之,恐怕在葉嫻心中,沒有任何一個男人,可以比得過她心目中的周介之。
年輕的花季生命,凋零的速度讓人心驚。
葉嫻可以放棄生命,放棄生前富貴,隻為保全周介之的抱負與理想。
她的周介之,永遠都要幹幹淨淨。
走到家門口,餘驚鵲歎了口氣進去,他今很人。
他看下英雄。
他以為周介之會撐不住,葉嫻會勸周介之和她雙宿雙飛,組織會遭受損失。
可是呢?
葉嫻的舉動,震撼了所有人,包括萬群在內。
不然萬群不會讓他們都離開,而是會破口大罵,但是萬群沒有。
不管從什麼角度看來,有葉嫻在,周介之就不敢死。
葉嫻更加不死,她的好日子要來了,她可以讓周介之活著,她可以讓自己最愛的人活著。
但是葉嫻的選擇呢?
她寧願周介之去死,她寧願自己陪著周介之去死,也不願意周介之做出自己不喜歡的選擇,一輩子活在愧疚懊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