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複一語震驚眾人。
他注視著玄慈方丈,接著說道:“中原群雄二十一人去,隻有四人歸來,武林中發生如此大事,那帶頭大哥是誰,大師也不知嗎?”
慕容複似乎總是喜歡語不驚人死不休。
當年如此大事,少林方丈怎能不知?
玄慈方丈和慕容複對視良久,終於歎了口氣,轉過身對玄苦說道:“阿彌陀佛,師弟,我終是不如你看得透徹。當年我害了蕭施主夫婦二人,雖帶回他的孩子,卻不能如你一般做到視眾生平等,始終對喬施主的契丹人血脈心存芥蒂,因我書信而使得喬施主有今日之苦。”
轉過身,玄慈繼續對著目瞪口呆的喬峰說道:“喬施主,你是那契丹人之子,本姓蕭。當年雁門關外石壁上刻寫得清清楚楚,這麼多年老衲一直未忘。‘峰兒周歲,偕妻往外婆家赴宴,途中突遇南朝大盜,事出倉促,妻兒為盜所害,作亦不欲再活人世。作受業恩師乃南朝漢人,餘在師前曾立誓不殺漢人,豈知今日一殺十餘,既愧且痛,死後亦無麵目以見恩師矣。蕭遠山絕筆。’”
“蕭施主,你的親生父親便叫做蕭遠山!你的模樣身形和當年蕭遠山施主幾乎一摸一樣,”玄慈深吸了一口氣,最後說道:“當年老衲種下的因,本想讓你就此一世,名為喬峰,卻不想今日得了果,終因老衲書信泄漏出去而揭開了這陳年之事!蕭施主,當日那帶頭大哥,便是老衲!你若要為親生父母報仇,老衲願一身承擔當年之誤,了卻當年因果。”
“師兄!”玄難上前想說什麼。
玄慈方丈搖了搖手,示意玄苦不必多言:“師弟,我若被蕭施主打死,便由你接任掌門,約束少林弟子。永不得向蕭施主尋仇!”
然後他轉身麵對蕭峰,閉上雙眼。
蕭峰望著玄慈思考良久。父母之仇,怎可不報!他決定下來,便說道:“玄慈方丈,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你害我父母,今日我還你兩掌,兩掌之後,你我恩怨一筆勾銷!”
玄慈點頭,然後雙手撥數著隨身念珠,嘴裏低聲念誦著佛經。
先後趕來的玄寂玄痛等僧人雖不忍,卻無法相助,隻能低頭誦經。
喬峰正要運功出掌,卻見慕容複站到了玄慈方丈身前,神色似乎有些失落,又有些決然。
“慕容兄弟,你這是為何?”喬峰有些奇怪,不禁問道。
慕容複卻不回答,反而看著玄慈說道:
“玄慈方丈,這三十年間,你的確做錯了不少,既然帶回了這個孩子不忍傷害,便應該將他視為漢人子弟,如提防他契丹人身份,那便應該將他送回遼國,或者讓他當個普通百姓,耕田種地,平凡一生也好。既然要教授他武藝,將他培養成大英雄,那便該視若同族,實在不該處處提防,留下書信給別有用心之人大做文章,害的蕭兄如今反被人利用這契丹人的身份逼出丐幫,甚至在中原也難以立足,有苦難言!”
在場諸人聽聞此言,紛紛覺得言之有理,暗暗點頭。
玄慈大師聽了,也歎了口氣,道了一聲“阿彌陀佛”,心中已是承認。
“隻是,三十年前的事情,在下卻覺得有些蹊蹺。”慕容複突然說道:“玄慈大師雖然有些國族偏見,但終歸是個出家之人,平日裏也不傷人殺生,在武林中向有慈悲之名,絕不是殘忍嗜殺之人。三十年前突然招集武林群豪去那雁門關大開殺戒,是否另有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