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骨髓酸性磷酸酶測定與前列腺癌的診斷
根據血清及骨髓酸性磷酸酶前列腺部分的聯合放射免疫測定方法的大量對照研究,凡前列腺癌變有骨轉移者,骨髓酸性磷酸酶前列腺部分值>15μg/0.1ml上清液。所測得的血清酸性磷酸酶前列腺部分的平均正常值為4.8μg/0.1ml;骨髓酸性磷酸酶前列腺部分的平均正常值為9.2μg/0.1ml。如血清及骨髓標本測定值均正常,不能排除前列腺內小病灶(A1)或小的分化不良的癌。血清測定值高,但不超過7~15μg/0.1ml,骨髓測定值正常者,提示有腺體內分化良好的癌,屬於A2、B期及C期。如血清及骨髓測定值均高,則癌多已超出前列腺包膜並有淋巴結及骨轉移。兩者測定值越高,則體內腫瘤越大,越屬晚期。有人認為血清酸性磷酸酶前列腺部分在晚期支氣管肺癌病人中可能增高,可呈現假陽性,但前列腺癌局限於包膜內時,未見有骨髓酸性磷酸酶前列腺部分出現假陽性者。這種綜合分析的方法有助於糾正臨床分期偏低,便於更準確地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法。因此,一些專家認為此項檢查比血清酸性磷酸酶可靠,甚至比骨X線片及CT骨掃描更敏感。
21.前列腺活體組織檢查與前列腺癌的診斷
對於任何可疑的惡性病變進行組織學檢查十分重要,對前列腺癌尤其如此。以下情況宜做前列腺活體組織檢查:
(1)性質難以確定的前列腺腫塊。
(2)臨床症狀及直腸指檢懷疑惡性病變或伴有血清酸性磷酸酶升高者。
(3)確定前列腺腫瘤的組織學類型,以便決定治療方案。
(4)判斷前列腺癌經細胞毒或激素治療後的效果。
22.前列腺癌的活體組織檢查有哪些方式
前列腺癌的活體組織檢查方式有:
(1)經尿道采取活體組織:用於病變侵犯尿道及膀胱的病人,否則不易取得腫瘤組織。
(2)經會陰采取活體組織:用於不能手術的病人,組織學檢查的準確率為70%~80%。在後葉或側葉的病變容易獲得陽性結果。
(3)取經會陰部切除的活體組織:適用於高度懷疑為癌的病人,切取組織後立即做病理冷凍切片檢查,陽性者立即行根治術。
(4)經直腸B超穿刺取前列腺可疑部位組織做活體組織檢查:癌多發於前列腺後葉,經直腸易被觸到腫塊、結節,在結節部取標本,陽性率高。
(5)淋巴結活體組織等檢查:對轉移的表淺淋巴結或表淺骨病變可取活體組織送病理檢查。
23.血清PSA密度在前列腺活檢中的意義
前列腺穿刺活檢是診斷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結合血清PSA和PSA密度(PSAD)檢測不僅可提高活檢陽性率,而且可減少不必要的活檢。
血清PSA作為敏感的前列腺癌標記物已為臨床公認,並確定血清PSA>4ng/ml作為診斷前列腺癌的臨界值。
1992年Benson等提出以血清PSAD來確定前列腺活檢以及鑒別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其臨界值定為0.15,認為當血清PSAD<0.15時,可診斷良性前列腺增生,而不必行前列腺活檢。當血清PSAD<0.05時,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100%和0,這時可不用前列腺活檢亦不至於使前列腺癌漏診。當血清PSAD>0.45時,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18.2%和100%,應高度懷疑前列腺癌。雖然PSAD在血清PSA4~20ng/ml水平時對前列腺活檢有價值,但其隨血清PSA的變異而變化,而前列腺炎引起的血清PSA升高者亦可達4~20ng/ml範圍,國外有專家報告該區域前列腺炎為14%,而國內亦有人發現15.1%(13/86)的前列腺炎患者血清PSA為4~13.6ng/ml。原因可能是前列腺腔和附近毛細血管間組織屏障受損,使PSA滲漏入血液,故血清PSA結合直腸指診和直腸B超可提高前列腺活檢的陽性率。
單純血清PSAD檢測在前列腺活檢中的價值並不比血清PSA優越。
當血清PSA達到4~20ng/ml,PSAD<0.05時,可不必采用前列腺活檢;當PSAD>0.45時,應行前列腺穿刺活檢;0.05~0.45時,需進行追蹤觀察,結合直腸指診和直腸B超選擇前列腺活檢。當血清PSA在短期內成倍升高時應考慮前列腺穿刺活檢,避免前列腺癌漏診。因而認為血清PSAD的計算僅適用於中介水平的血清PSA,在前列腺活檢中有一定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