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其氣應月:月經那些鮮為人知的“往事”一(1 / 2)

月水“上應太陰,下應海潮”,是天人相應的體現。

“天人相應”是中醫的核心,也就是說,人類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與它周圍的環境有著密切聯係的。《靈樞》開篇即提到:“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就拿女人的月經來說,與月相的關係就很密切。

從月經初潮到絕經,月經可以說伴隨著女人的大半生。月經前為何加一“月”字呢?一來因為其每月行經一次,特別有規律;二來因為其與月相密切相關。

“天人相應”是中醫的核心,也就是說,人類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與它周圍的環境有著密切聯係的。《靈樞》開篇即提到:“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就拿女人的月經來說,與月相的關係就很密切。所謂的“月相”,也就是月亮的陰晴圓缺。大家知道,從初一到三十,月亮的形狀是在不斷變化的,時而上弦月,時而下弦月,時而滿月。這種變化,就叫月相。月亮屬陰,女體也屬陰,所以女人生來就比男人怕冷。而月亮會影響人體屬陰的物質,所以月亮對女人的影響是很大的。最明顯的表現就體現在女人的月經上。女人的月經周期為28天,這與月球繞地球一圈的時間是相同的。現代科學研究也認為,新月時,月經來潮的人最多。我們從中醫的角度來分析,新月又稱“朔”,是農曆月之始,曆法一般為初一這天。這個時候,月將出而未出,月相全黑,相當於八卦中的“坤”。坤卦六爻皆陰,所以這個時候,它對地球上的水液影響是最大的。體現在潮汐上,這個時候會有“大潮”。人體內的陰液也會受到影響,這個時候月經量就會大。同樣,月滿時,月經的量相對來說就少一些。滿月用卦象來表示是乾卦,六爻皆陽,這時對地球的海潮及人體陰液的影響力最弱,這個時候經量相對來說要少一些。所以明代張介賓才說:“月屬陰,水之精也,故潮汐之消長應月;人之形體屬陰,血脈屬水,故其虛實浮沉,亦應於月。”

雖說月經與月亮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月經來潮與月相盈虧卻不是同步的,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在人類進化的過程當中,基因發生了突變,由於突變的廣泛性和隨機性,這就使得突變的日期不可能相同。再加上這種突變是可遺傳的,所以每個人月經來潮的時間也就不相同了。即便如此,月經與月相盈虧的周期性規律卻保持了下來。這就是為什麼月經周期固定,但在每個人身上卻表現的千差萬異的原因。

大家知道,來月經是有很多禁忌的,比如不能吃寒涼的食物,因為氣血有一個特點,就是得溫則通,得寒則凝。月經來潮時吃冷飲或是涼的東西,氣血就會凝住,就會排不出來。生活中很多女孩子,來例假時衛生巾上都是血塊,這就說明體內有寒邪,血都凝住了。不僅是吃的東西,其他的包括不能用冷水洗頭或洗澡。現在很多女孩子,習慣早上洗頭,因為洗完後頭發比較順,整個人看上去比較漂亮。但從健康的角度來講,這樣做對身體是很不好的。因為肝經是通巔頂的,而且肝經五行為木,所以它的氣是向上升發的。再加上早上陽氣剛剛升起來,這個時候不管是冷水還是熱水從頭上澆下來,都會把氣給壓製住。陽氣升不起來,這個人一整天都沒精神。這個道理跟洗澡是一樣的。很多人都感到洗完澡後會特別累,就是因為它是很耗氣的。你如果去過西藏的話,應該知道,進藏的時候是不允許洗澡的,因為你一洗澡,氣就消耗掉了,就很容易有高原反應。氣有一個功能,就是衛外,它相當於一個保護罩,護衛人體不被外邪侵犯。來月經時,人體的氣血是下行的,這時衛外的功能就減弱了。你再去耗她的氣,寒邪、風邪、濕邪就很容易趁虛而入。所以,例假期間最好不要洗澡,最起碼月經量大的前兩天是不適宜洗澡的。就算是洗頭,也注意一定要吹幹,不要濕著就到處跑、吹風,晚上也不能頭發濕著就入睡。如果你年輕時不注意這些細節問題,上了年紀就會付出代價,比如說子宮肌瘤。子宮肌瘤其實就是一種氣血的凝滯,凝成了小血塊人體就要包住它,這樣就形成了腫瘤。不但如此,如果經血不能正常排出,導致逆流的話,還有可能誘發子宮內膜異位證。所以,關於月經問題,女孩子一定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