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怎麼回事,她怎麼還有知覺?
耳邊好像還有說話聲。
目之所及是破舊的磚房,還有年代已久的家具,根本不是車禍現場。
等等,這個房間怎麼這麼熟悉?
難道?他重生了,回到了1974年18歲時?
七十年代,空氣中彌漫著獨特的氛圍。這是一個樸素卻又充滿活力的時代,人們的衣著簡單大方,生活節奏悠然自得。街道兩旁,國營商店和合作社隨處可見,櫥窗裏陳列著各種憑票供應的商品。街頭巷尾,偶爾可見戴著軍綠色書包的孩子們追逐玩耍,留下一串串歡聲笑語。
人們居住的多是單位分配的公有住房,四合院和筒子樓是那個時代的標誌。每個家庭的空間雖然有限,但每一寸都被巧妙地利用,每家每戶都彌漫著溫馨的家庭氛圍。家具簡樸,牆上掛著領袖像,還有那些精心手繪的牆畫,都展現出那個時代的特色。
在這個特殊的年代,婚姻觀念也烙上了時代的印記。先婚後愛的觀念並不罕見,很多人通過相親認識,然後步入婚姻的殿堂。雖然少了些浪漫,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生活的堅定和期待。在這樣的背景下,幸福來敲門,為這些樸實無華的家庭帶來了無盡的溫暖和喜好。
她顫著手摸著這張充滿青春朝氣的臉,盯著牆壁上掛著的年曆,看著看著忽然笑了。
我終於回來了,父親在機械廠上班,出了事故,沒了,母親身體本來就不好,受不了父親離世的打擊,拖了半年也撒手人寰。那會兒我十八歲,父親在機械廠的工作被二伯父家的大堂哥蘇玉國頂替,母親在紡織廠的工作被二伯父家的大堂姐蘇玉蓮頂替。
二伯父一家答應照顧我和弟弟,每個月給二十元的生活費才把工作轉給的。
二伯二伯母對她的和善都是做給鄰居們看的,在家裏她吃的最差,穿的最破,幹不完的活兒,數不盡的謾罵。
我和弟弟成了二伯一家生活保姆,吃的最少幹的最多,動輒打罵,經常挨餓受凍,半年的時間足夠讓我認清二伯一家人。
我想快點從這個家裏出去,想起了我的鄰居,我的青梅竹馬小一起長大,兩家開玩笑定娃娃親。
他成我從這個家裏唯一的希望。
也因為這樣,後來越來越依賴陳陽,成了他和閨蜜背叛最深傷害最大利器。
如果說二伯一家明者傷害,陳陽和閨蜜暗者傷害才是最致命的。
我現在重生回來了,不要任何和人和事,傷害我和弟弟。
現在是1974年,過三年就會,全國高考了。
現在正是我人生的轉折點,我要抓住這次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我要好好的學習,準備高考。
這玉墜明明是她重生前不久在古物店淘來的,為什麼還成了自己的胎記。
她下意識摸了上去。
溫潤的觸感傳來,白光一閃,她整個人就掉進另一個天地。
明亮的燈光下一排排貨架整齊擺放,醬料、油鹽、米麵塞得滿滿當當。
蔬果區的青菜水果堆滿貨櫃,個個新鮮好看,還掛著水珠。
豬肉、牛肉、雞肉,生蠔貝類等躺在碎冰上,螃蟹魚蝦養在水箱裏,活蹦亂跳的。
除此之外,還有母嬰品、衛生用品、生活電器、茶葉煙酒、珠寶彩妝等銷售區域。
其中的物品之豐富,不亞於大型商超。
這是哪裏啊,我怎麼在這裏啊!怎麼出去啊!
“宿主,隻要感受到你的意念,自然就能隨意的進出。”係統小七突然蹦出來,讓蘇文還有些不適。想到了重生前,每次做菜或飯,都讓食物變的很美味,原來因為它呀?
明白了進出的方法,蘇文倒是更加安心了。
“我能讓吃的東西變成美味,是不是因為這裏的。“我能讓吃的東西變成美味,是不是因為這裏的關係?”她有這樣的猜測,當然要證實一下。
“當然是因為這裏了!小七一本正經的回答。“所以宿主你一定要好好經營這裏,這樣你以後才能有足夠能力打開它。”
“看來這裏還真是個好東西啊?”
“所以,請宿主盡快尋找玉佩,解開第一層,否則“所以,請宿主盡快尋找玉佩,解開第一層,否則這裏會再尋其他宿主。”小七綿軟的聲音沒半點殺傷力,可話中的內容卻讓蘇文氣到罵娘。也就是說……這這裏還不一定屬於她?!
“你連半點消息都不提供給我,我去哪兒找玉佩?”
“玉佩就在你親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