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紅顏禍水(上)(1 / 2)

淩浩天離開荒山野嶺,沿著官道趕路而行,因為受了內傷之故,淩浩天自然不能像以前那樣,此時天色不早,淩浩天無奈之下,隻好先找個地方暫住一宿,順便調息治療內傷,好巧不巧,正好被他發現一座破廟,淩浩天自然不會客氣。

進了破廟後,四顧無人,他找了些幹草鋪在地麵上,坐了下來,此時隻覺得渾身骨頭有些散架的感覺,胸口也有些悶,因為他是第一次受內傷,所以經驗不足,現在他內傷又複發,讓他不太好受。

淩浩天連忙打坐調息,良久才緩過神,吐出一口濁氣,感覺好了很多,如若不是修煉紫霞神功改造了他的身體,恐怕那一掌就有夠淩浩天受的了,哪還容他如此長時間趕路。

“我還以為傷勢已經壓製下來了呢……”淩浩天自嘲的苦笑道。

感覺好多了,淩浩天從懷中掏出《無極錄》,這本心經並不厚,皮製的封麵,裏麵的紙張不知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裏麵開篇就有一大段文字,中間有不少圖畫,畫的全是人體真氣運行圖,每幅圖中的人體經脈都有紅線和綠線標注出行功路線,後麵幾張更有金線畫著,不過楚非雲一時之間也不甚理解。

淩浩天從開篇看起,默念而下,中有書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

“等等,怎麼有點像《道德經》?”淩浩天大為不解道。

“此篇所講,應該為陰陽二氣,那些圖的紅線綠線該是代表一陽一陰……那金線又是什麼呢?”淩浩天大致了解到《無極錄》內所講之氣,是為修煉陰氣和陽氣。

隻是淩浩天有些不解,這裏雖然提到陰陽二氣,卻並未提及如何修煉,而且後麵所列舉的修煉法門,卻是走單獨的路線,修煉陰氣或陽氣,但是圖上明明是陰陽二氣雙線,共同運行,不知道究竟是何之故。

直到看下去,淩浩天才大致明白,同時修煉陰陽二氣,很容易走火入魔,如果陰陽無法調和,後果嚴重,故所有修煉《無極錄》的天道無極宗弟子,都是單獨修煉陽氣或陰氣,惟獨開宗祖師,是陰陽同修,水火相濟。

淩浩天越看越犯迷糊,當中所講陰陽理論,倒與張三豐所創太極理論不謀而合,隻是張三豐的太極理論更為完全,而且淩浩天覺得心經中甚至有一些與《道德經》中的語句極為相似。

“我到底該怎麼練好呢?是單獨先修陰或陽,還是二者同修……”淩浩天有些頭痛,不過隨即想起李石峰的話,他說過自從祖師外,沒有其他人能真正臻至大乘之境,也就是說,隻有陰陽同修才能完全練成,不過危險性極高,不然早就有人練至陰陽相合的境界了。

但是淩浩天又有些擔心,因為他的體質特殊(自認為穿越附帶的能力),萬一學不來怎麼辦呢,再三思量之下,淩浩天打定主意,拚一次試試,他的精神異於常人,按所說,該無走火入魔之險,既是如此,同修陰陽二氣也該無大礙!即使修煉不來,也不會傷到自己!

淩浩天按照圖上的運功路線,推動真氣,時間在一點一滴地流逝,淩浩天能感覺得到真氣慢慢分化為陰陽二氣,會聚丹田,突然陽氣大漲,陰氣轉弱,淩浩天隻覺得如火灼燒,就在他難受至極時,突然從玉墜處流出一股清流,壓製住暴漲的陽氣。

良久,陰陽二氣如同寒熱氣流般交彙起來,淩浩天腦中突然閃過一絲明悟:“混沌生無極,無極化太極,太極生陰陽兩儀……”

與此同時寒熱兩股真氣回旋聚集於丹田處,因為有玉墜之故,它能吸收真氣,使得寒熱兩種屬性的陰陽二氣始終處於一個平衡點,在丹田處形成一個太極圖,慢慢穩定下來。

淩浩天緩緩睜開雙眼,隻覺得渾身清爽無比,仿佛能感覺到體內陰陽二氣流動,水火相濟,真是否極泰來,經脈寬闊,真氣流動有若大江奔流到海,聚於丹田,淩浩天隻覺得現在真氣的量比之前增加許多,內力也變得渾厚起來。

當他睜開眼時,隻見陽光從外麵射入破廟之內,淩浩天站起身來,手掌運勁,一張拍在佛象前的磚台上,留下一個焦黑的掌印在其上,正是他運用灼熱的陽氣所造成的效果。

“這麼容易就被我同時修煉出陰陽二氣了?太離譜了吧?”淩浩天現在還真有點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順手掐了一把自己的巴掌肉,還挺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