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八,三年一度的春闈大比正式開始。
楊逸軒和韓筠浩在楊家人的祝福聲中走進了貢院。
春闈分兩場,會試和殿試。會試,是指在貢院的考試。會試得中後,便至少有了同進士的功名。然後,再擇取日子,由皇帝在皇宮親自出題,對於這些同進士們進行考試。擇選出狀元、榜眼、探花和二甲、三甲的進士排名。
單身一個會試,就要整整三天時間。參加會試的舉子,這三天吃住都在貢院,不允許離開。
楊家人將楊逸軒和韓筠浩送入貢院後,便回楊府忐忑的等待著會試結束。
楊依萍倒是對楊逸軒和韓筠浩都頗有信心。她看過楊逸軒和韓筠浩做的文章,認為他倆中個進士是沒有問題的。
嘉香齋那邊,工程也已經差不多收尾了。皇帝李奕桐欽賜的匾額,也已經掛到了嘉香齋的門匾位置。隻是現在還蓋著紅綢,顯得神神秘秘的。
楊依萍的婚期已經定下,是在三月初八。按照楊依萍的想法,幹脆,嘉香齋開業的日子也定在三月初八,瑞親王府的婚宴,就安排在嘉香齋。
她的這個想法剛提出來時,楊逸軒和樊氏都不同意。他們認為都湊在一天的話,根本忙不開。可是楊依萍最終還是說服了楊逸軒和樊氏。隻要籌劃好了,楊家完全可以來個雙喜臨門。
三天以後,楊逸軒和韓筠浩出了貢院。楊依萍和樊氏還有小蝶,都早已在貢院門口等候著他倆了。
考了三天試,楊逸軒和韓筠浩都有些憔悴。不過他們兩人的眼神倒是頗為精神,看來,他們自我感覺不錯。
又過了三天,便是貢院放榜的日子,楊家早早就派了幾名小廝去貢院門口守著。
大約上午九點多鍾,楊府派出去的小廝一臉喜色的回來了。
“中了,都中了!大少爺和韓公子都中了!”那幾個小廝齊聲說道。
楊家的人聽了這個消息,主仆都是大喜。楊逸軒細問之下才知道,他中了第十七名,韓筠浩比他還要厲害些,直接是第四名。
這也很好理解,畢竟,韓筠浩的文字功底比起楊逸軒來要強出不少。
很快,報喜的差人便上門了。楊府內一下子有兩人得中,這喜事可不是一般的大,楊逸軒很大方的賞了報喜呃差人每人一貫銅錢。
那些差人一走,左鄰右舍也便知道了楊府的大少爺和嘉香齋以前的賬房先生韓公子一塊高中的消息。於是,這些鄰居們紛紛湧進楊家,向楊逸軒和韓筠浩道喜。
楊家注定要發達了,楊家的小姐要嫁作瑞王妃了,楊家的大公子又中了進士,連他們家的賬房先生都得中了,唉,人比人氣死人呀!
如果說,以前的楊家還讓那些鄰居們多少有些嫉妒的話,那現在的楊家,便讓鄰居們仰望了。
五天一後,楊逸軒和韓筠浩參加了弘德殿的殿試。
殿試因為是皇帝親自主持的,所以時間並不長。一場殿試下來,韓筠浩被點為了探花郎,楊逸軒則還是保留了他第十七名的位置,成為了二甲進士。
——分——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