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水災(2 / 2)

原本水路發達的汴京也無法控製此番局麵,汴河水位直接湧入皇宮大門外,不少人都是不得不躲在了高處。

宋真帝看著手中的奏折,麵色越發陰沉的看向工部尚書道:“章懷遠!黃河決堤,此事怎麼現在才呈報上來。”

章懷遠定了定神,急忙俯身道:“官家!汴京已成澤國,驛馬無法及時傳回來消息,不過微臣已經派人去核查了。”

“核查。”

宋真帝怒斥的將奏折丟到了章懷遠的麵前,沉聲道:“你可知道每耽擱一日,會有多少百姓命喪洪水之下?”

“臣惶恐。”

見宋真帝已然動怒,趙乾急忙開口安撫道:“父皇!兒臣覺得此事不宜追究罪責,應當安排人馬上去賑災。”

趙璞見狀,急忙俯身迎合道:“父皇!兒臣複議。”

宋真帝自然清楚眼下賑災才是重中之重,略微定了定心神道:“蕭相!你有何高見?”

宋真帝突來一問,讓在場的人都莫名一怔,目光下意識的集中到了一旁坐著的那位老者身上。

這位老者雖然須發皆白,但是他那身正氣卻讓人不敢輕視。他靜靜地坐在那裏,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山,給人一種沉穩而威嚴的感覺。

此人正是大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蕭逸蕭子軒,人稱蕭相。

蕭逸聞言,緩慢起身撫了撫手道:“官家!這旱災與水災六部自有章程,按照往年的方案執行便可,不過老臣心中卻有一絲不安。”

“蕭相是指......”

蕭逸不敢打啞謎,略微思索了片刻,沉聲道:“旱情可不比水災,這水災過後緊接著便是疫症,官家怕是要多加防範。”

蕭逸的話並非是危言聳聽,畢竟這種情況在曆史上發生的太多太多。

這水災過後,疫症致死率可比旱災與水災的人數還要多。

“不知蕭相有何高見?”

“官家!以老臣的想法,應當派遣太醫院的人前往受災之地巡視,便於發現疫症能夠及時解決,而不是等候官府的奏報。”

“父皇!兒臣也覺得蕭相所言甚是。”趙璞連聲附和道。

宋真帝暗自點頭,對於蕭逸的話他還是比較信服的。若是真有疫情,以疫症來勢凶猛之態,死傷的百姓又是數以萬計。

念及至此,宋真帝眼神一凜,轉而看向章懷遠道:“章大人!你駐守京師疏通汴河水道,安排工部的人去各縣巡視,會同蕭相以及六部草擬聖旨,順便帶上太醫院的人。”

“微臣遵命。”章懷遠急忙俯身應道。

“官家!~”

蕭逸撫了撫手再道:“如今洪水已經逼臨宮門,老臣擔憂官家安危,請官家移駕盛德山莊。”

“這......”在場三人是默認一驚。

官家移駕可是嘴上簡單一句話可以蓋過的,這在有心人眼中,怕是隱有神器易主的嫌疑。

而這番話,也隻有身為宰相的蕭逸敢說,其他官員有這個心也不敢開口。

就連距離大寶之位僅有半步之遙的趙璞,此刻也不敢搭話,迎合蕭逸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