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盛世長安城 災禍從天降(上)(1 / 3)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日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一陣響亮的童聲,自一間寬大明亮的屋子裏麵傳來,十幾個七八歲的小孩子,坐在書桌前,搖頭晃腦,在吟誦著這首短歌行,像模像樣,給人一種朝氣蓬勃的感覺。

一位老先生,大約五十多歲,穿著一身灰布的長衫,麵容清瘦,表情嚴肅。

背著手,在房間裏走來走去。

老先生姓褚,命元良,字忠良,號桃花先生。

說起這位桃花先生褚元良,來頭可不小,出身貴族世家,博學多識,為人剛正不阿,在隋末還曾做過幾年地方官。

後李淵起兵,隋朝覆滅,大唐建立,定都長安,國家初定,百姓開始從戰亂中走出,漸漸進入太平年代。

褚元良也來到了長安城,在這裏定局下來,而他的一位族弟褚遂良,更是了不得,跟在剛剛登基稱帝的皇帝李世民身邊,雖然官職不高,但終究是從龍之臣。

而且很年輕,前途自然一片光明,不可限量。

出身這樣的家族,又有這樣的親人在朝中做官,褚元良在長安城的日子,自然很好過。

拒絕了重新做官的招攬,褚元良在這間長安城有名的私塾裏麵,當起了一個教書先生,日子過得倒也逍遙自在。

桃花先生這個號,便是老先生自己取的,一方麵,褚元良深愛桃花,家裏麵的院子中,種滿了桃花,每年春天,到了桃花盛開的時候,滿園飄香。

沏一壺茶,坐在院中的搖椅上,那日子,別提有多自在。

另一方麵,褚元良這一生,也算是經曆過風雨的,趕上了改朝換代。在這種去舊迎新的歲月中,老先生當了一個私塾先生,自然是希望自己能夠桃李遍天下。

為了避諱當今皇族的“李”姓,便自號桃花先生。

要說這桃花先生,在長安城也已經教了七八年的書,門下弟子當中,自然有很多優秀的,從他門下走出的秀才,已有上百個,就連進士也有七八位。

但要說桃花先生最喜歡的,卻是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子!

就在這群小孩子當中,有一個唇紅齒白,十分俊秀的小男孩,是桃花先生這些年來,見過的最聰明的孩子!

不但聰明,而且十分好學上進,對待師長有禮,對待親人孝順,對待同窗友善。

簡直就是教書先生心目中理想學生的模板!

小男孩名叫葉落,要是以為他隻在學識、品行方麵優秀,但其他方麵……比如身體,也像那些讀書人一樣羸弱,那就錯了。

葉落不但學識方麵很優秀,身體素質也完全超越了同齡人,比那些十二三歲的少年,也不遑多讓!

因為桃花先生……也不是那種身體羸弱的書呆子!

老先生長拳短打,騎射俱佳!

原本書院裏麵並沒有習武課程,但因為老先生無比喜愛葉落,將他視為親傳弟子,因此,單獨為葉落開了一門習武的課。

短短一年的時間裏,葉落就從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屁孩,成長為一個文能開口吟詩作賦,武可拳腳生風的優秀小少年。

桃花先生雖然拒絕了出山做官,但不意味著他不關心外麵的世界。

大唐王朝建立,一個朝氣蓬勃的國家,正在高速的前進中,桃花先生甚至斷言過,五十年之內,大唐必將成為四海之內,最強的國家。

在這種盛世,他雖然沒有親自參與進去,但他卻想讓自己的弟子中,能夠走出一位“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人物。

想想,若是真能實現這個願望,那也真的是不枉此生。

因此,桃花先生對葉落的期望,不是一般的高,對待他,跟對待別的孩子,完全不同。

按說這種情況下,葉落身邊的這群孩子,難免會有所失落,都是懵懂的小孩子,對這種失落的表現,更是直觀。

但讓老頭甚感安慰的是,葉落這小家夥,不知用了什麼手段,竟然讓身邊的這群同窗,不但沒有嫉妒她排斥他,反而一個個的,全都以他為中心。

儼然成了這群小孩子中的孩子王!

“這絕對是一個了不得的人才啊!”褚元良曾對自己的族弟褚遂良談過葉落,斷定此子長大成人之後,必成大器。

年輕的褚遂良對葉落,也十分喜愛。褚遂良擅長書法,因此,沒事的時候,也會經常來到書院,親自教葉落寫字。

葉落生在一個商賈家族,雖然不算大富,但在長安城中,葉家也是小有名氣。

加上有葉落這個能被桃花先生看好的小神童,很多人都很羨慕葉家,甚至現在就有“生子當如葉落”這樣的話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