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哈佛大學的弗雷德裏克·斯金納教授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沒知識的人,自長輩處繼承了一條船。但是,他沒有任何海洋知識,也沒學過航海駕船,就急著要出海,而且還要自己指揮,船就這樣出海了。

這位自以為是的船長,原本就是個門外漢,因為搞不清各種瑣碎的事項,也就聽任底下的水手自己去處理。

等船到了海上,他的事情少了,就準備要好好地親自督導航行。他走到了前甲板,看到有個人不停地在轉動著一個大輪子,時時如此。他就問旁邊的人:“那家夥到底在幹什麼?”

人家告訴他:“他是舵手,現在正把舵駕駛著船。”

他聽了很不以為然地說:“可是我看他就是從早到晚地轉動也不會有什麼用處。這裏多的是水,隻要納起篷帆,自然會把船推向前去,等到看見陸地了,或是遇到前麵來船,再去把舵也不遲。現在,扯起所有的篷帆,讓船自己前進就是了。”

他的命令是實行了,但船也因此破碎了。幾個沒有遇難的幸免者,當然一定會記得這位蠢船長的。說來好笑,他還以為不用人駕駛,船自己就會開航呢!

也許你會說:應該不會有這樣的人!你說的可能沒錯。然而,卻也不能說天下就沒有這種蠢事——在生活中,有多少人不注重對自己的控製呢!

仔細想想看,你是不是正在指揮著某些比任何船隻更為寶貴、更為精巧的事——你的心思,你的生活?……而你對於自己心思的操縱,究竟用了多少注意力?你沒有讓它超越範圍嗎?你沒有讓憤怒和感情的風暴,將它吹得忽東忽西嗎?你沒有讓偶然的攀談,不在意的閱讀和無意義的娛樂,將生活納入你從未選擇的模式裏去嗎?你是真做了自我的船長,正駛向那幸福、平安和成功的港口裏嗎?如果還不是,你難道就不想成為像這樣的一個自我的主人嗎?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相信從《哈佛人生哲理全書》一書中,你一定能找到圓滿的答案。

生活是自己創造的。每個人都會時常麵臨來自生活、工作和社會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我們的交往技巧、處世方法、人生態度、工作能力、品格、信念、智慧和對幸福的理解決定了我們一生的成敗。

成功的方法不能死搬硬套,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環境和自身條件。但成功人士善於學習和借鑒便是他們的共同特點之一。一旦你開始閱讀本書,靈活地運用書中的智慧,你就會逐漸調整好生活態度,更加積極地去麵對生活中的各種競爭和挑戰,不斷在人生的博弈中擴大勝利麵,不斷邁向更加理想、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