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雨仙塵》的創作經曆(1 / 1)

浮生若夢,歲月如流,短短數月,眨眼間,新書開坑了。

自《無界乾坤》完本以來,曆時百日,苦心構思新書。四個月內,對新書《墨雨仙塵》的開篇,重寫14個版本,前15萬字內容,大小修改21次,至於審核、完善的次數,已經記憶不清了。有人說:隨楓,你花三個月,近一百天,連個開篇都沒寫好,這是不是“未發先太監”的節奏?我一笑而過,應道:不是,我隻是想把最美的文字,呈現給讀者。

《墨雨仙塵》這本書,在創作的開始,我將它定義為:古典仙俠文。

都知道古典仙俠,市場不好,寫這類文,不僅難度超高,而且風險巨大。麵對靈氣十足的古風語句、複雜紊亂的曆史事件,加之磅礴宏大的背“景”構架,我真怕我駕馭不了情結,一步走錯,跌得粉身碎骨。創作中途,我曾經自暴自棄,放棄了冗雜的古典文,嚐試與現代都市融合,營造一類輕盈的文字氣氛,但縈懷於心的古典情結,仍迫使我放棄這一理念。

於是,又一篇長篇古典仙俠小說,誕生在了這個世上。

我從事網絡文學,已近兩年。一開始涉及網絡遊戲測試,經常撰寫一些測試報告,偶然一次機遇,讓我邁入了網絡小說的大門,從此之後,寫書,成為了我的第一職業。那時,我還在上學,每日三千的更新量,對於一些大神而言,或是手到擒來,但對於那時的我,能擠牙膏似得寫出三千字,著實不易。跟我同一批的作者,很多人都太監了,當時我也萌生過太監的想法,但那小小的幾十個訂閱支撐著我,我沒有太監,我完成了第一本書的創作。

一年多的時間,通過文字的打磨,文筆逐漸豐潤,筆力也有些許提高,相比初入此行時,我感到了明顯的進步,如今,雖在網文界還算不上哪根蔥,但我仍在努力。或許,我不能寫出一篇名流千古的巨著,我也不能保證我寫的文,在二十一世紀,符合每個人的口味。我隻能保證,我會將我最美的文字,通過不斷的修改、審核、完善,最終呈獻給大家。

有讀者問:如果你的書再次撲街,你會放棄嗎?

我說:既然走上了這條路,便沒有放棄的道理,或者說,根本沒有放棄的餘地。不過,我相信,上天不負有心人,這個世界,沒有走錯的路,隻是缺乏走到底的勇氣。

《墨雨仙塵》這本書,耗費了我諸多心血,從構思到策劃,再到創作,至成品。

我翻看了二十四史中的《宋史》、《唐書》、《史記》以及《資治通鑒》等幾部史記,還翻看了《山海經》、《搜神記》、《抱樸子》等神異傳記,隻為從真實的曆史、神話中,尋到創作的參照。對於理念學術,我也參考了儒門各大名篇,從基礎的《四書五經》到關於修身齊家的學術,我希望我的書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故事,更是一個具有學術價值、文學靈魂的小說。

我不奢求此書能跟《誅仙》、《凡人修仙傳》、《莽荒紀》、《雲海仙蹤》等仙俠名篇並存,我也不敢說此書一讀,即驚為天人,但至少,細細品味此書,絕對不汙尊目,我希望此書,能成為古典仙俠的典範。因此,我厚著臉皮,求各位讀者,將推薦票投給我,喜歡的每日一看,若是覺得此書還有價值,不妨推薦給親朋好友,雖是舉手之勞,但對於我,卻是再造之恩。

《墨雨仙塵》這本書,前期的節奏會比較慢,或許我的創作理念,並非追求一時之爽,從而流失了文章的精神內涵。正如玩網絡遊戲一般,若是給你一個天下無敵的賬號,並不能有多大的樂趣,真正的遊戲樂趣,卻是一個升級的過程。此書預分八卷,分別寫:紅塵、治國、尋仙、伐幽、問道、儒仙、抗魔、證聖等部分,大約75章後,才會正式涉及到仙魔妖神。

前日,這本書在修正文學首發,引來了不少異議。都說這種文,要去起點、創世這種大網站才有前景。可我認為,修正文學雖是個小網站,但我和張站長素有交情,凡事不能做大,從基層做起,打磨、提升,這才有去廣闊天空拚搏的資本,否則,免不了撲街二字。

網站的閱讀量微不足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上架時間我也會盡量推遲。或許,重點還要放在無線上,但無線上的讀者,多是中學生,大家心知肚明。這篇文能不能發展起來,還是個未知數。正因如此,我才會更加珍惜每一個讀者,每一個點擊,每一個推薦。

隨楓剛過20歲生日,彈指間,便是而立之年。

我的家族,並非達官貴人,也非地主富豪,僅是一介平民。對於文學創作,上有父母親戚望子成龍,下有終身大事等待操辦,我不知我在深似大海的網文界中,還要掙紮多久,我也不知在這條無盡的道路上,還需麵臨多少挑戰,我隻是懷抱一腔熱血,浴血沙場!

所以,我想說:若不汙尊目,有錢捧個錢場,沒錢,換君一聲喝彩,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