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裏。聲喧亂石中,色靜深鬆裏。漾漾泛菱槳,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已閑,清川淡如此。諸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坐在家鄉的那古老石盤上,周水望著眼前那山水景致,嘴中不由輕哼出了王維的名詩《涓溪》,心裏的鬱悶一掃而空,天高雲淡隨風消。
本來這個時節,秋氣高爽時,周水應當在公司裏麵上班的。若不是他迷戀於道家思想,被那個黑心的老總炒了魷魚,可能他一輩子也就平平淡淡庸庸碌碌過去了。但很不幸地是,他被解雇了。
回到了家裏,周水不忍見父母的蒼桑與對他的殷切希望,便沒有把此事相告。這日氣溫有些下降,窩在家裏也有數日,便出來透透氣。
這不,不經意間,他便遊蕩到了這處石台前。
雖說是幾日的煩悶都掃除了,但對於家裏的情況,卻還是有些個擔心,自己讀大學家裏已是欠了些外債,如今妹妹也初二了,他又沒了工作,到時妹妹讀高中的錢就沒得著落。
周水灑然一笑,暗想:“還有一年,我一個重點大學生,還養不活妹妹?”不過笑過之後,卻隻留下苦澀。若是他早幾年考上大學,還可以由國家分配,不過幾年間風雲突變。如今大學生也沒了以前吃香。他於大學中又沒學得什麼真才實學。整介日迷上道家思想,一味出塵無為。無為便把前途全無沒了。
這石台座落在雜草之間,高不過一米,早己是殘破不堪。傳說此台乃古人觀測天文所建,年代已不可考。其上有一石羅盤,文字古樸。但周水卻是一個也不識得,從小若是有什麼心事,有什麼不開心之時,他都會一個人來這裏靜一靜。對這個石台可以說是十分熟悉了,前幾年還有什麼考古學家來研究,但也沒得出什麼結論,熱鬧一陣這裏又變成了人跡罕致之處。
緩步走上石台,坐在石盤上,仰首觀天,心頭那些個無聊俗念俱都沉靜下去。唯留下對於天地浩瀚的感慨,與對造化之神奇的驚歎。
周水又把脖子上戴著的那塊殘玉拿在了手上來看,這塊殘破的玉石,雖看相是那十足的低等玉石,而且玉石之中雜質也很多。但周水卻總覺得這玉來得不是那般簡單,當時那道流星劃過天空,周水見落在自家後山不遠,便生了心思想看撿不撿得到隕石,隕石是沒有,但隕石坑卻是有一個,不過一米見方,坑中還冒著輕煙,周水可以肯定那便是隕石落下的地方,但坑裏麵並沒周水想像中的隕石,隻有這塊殘玉。
原以為是撿著寶了,還特地地去給幾個好友來看,沒想他們都說沒有什麼價值,雜質太多了,灰撲撲地。過了幾個月都沒有什麼發生,周水心也就淡了,看來這塊玉還真不過是平常的玉石,市場上不過十幾塊錢一塊的低價玉。
忽而,北麵雲層朝中天疾速卷來。一時日光盡隱,烏雲蔽空。不時有閃電飛過。周水看得呆了,這氣候也太反常了一些,天氣說變就變。而他所不知道的是,正在這時,他座下羅盤竟緩緩發出淡淡清輝。而他脖子上戴著的殘玉也發出了如水清芒。毋地,一道閃電朝周水擊來。還沒等他有所反應,那閃電便擊在了他身上了。此時,羅盤大放光芒,下邊突兀現出一道黑色縫隙,把周水吞噬。於是,周水稀裏糊塗地穿越了。
當初周水從昏睡中醒來,隻見得滿目蔥鬱。古木森森,個個皆環抱之粗。放眼四望俱是陌生環境。他隻知道有閃電把他擊中了,但是奇怪怎麼無緣無故到了這個地方來了?再看了看他身下,卻正是一石台,而他正好坐在石台之上的石磨之上。心頭暗自納悶,怎麼石台到了這個地方來了?
仔細檢查了一下,自己倒沒有受傷,放下了一大半的心。稍事休息,便朝東麵而去。
翻過數道小山嶺,終於在前方出現了人煙。不由得大喜,從中午直到現在傍晚太陽欲下山了,才第一次看到人煙。隻見得數十棟茅屋隨意散落在一條小溪兩邊。此時正是農夫勞作歸家之時,個個屋頂俱飄出了炊煙。
周水大為驚訝,隻見所見之人皆頭結發髻,粗布葛衣。若同古人。周水攔得一個六十上下的老翁,問道:“請教一下這位老伯!”